常熟塘角天主堂,原名“塘角圣心堂”,为戈庄“若瑟堂”之分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原占地面积有十余亩。教堂初建时为纵列一大间,后增造了两旁披屋成十字形,又添建钟楼一座,始初具规模。
随着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露台上的红幕缓缓升起,新任教宗76岁的伯格里奥终于与广场上五万名信众见面,并宣誓就任,接受信众观呼。
当帆船行到好望角时,忽遇暴风骤雨,历经两天两夜,篷帆均被吹落,只露樯杆三根。杆头忽有火球环绕,火色不红而蓝,似硫磺烟,或左或右,或近或远,然而,顿时又风平浪静。
山洞中是“露德圣母”,“圣母和圣婴亭”……。
大门东面,白砖的小广场上是露德圣母像,圣母美丽慈爱,圣女纯朴恭敬,假山上下绿藤鲜花环绕,在明媚柔和的斜阳照耀下,色调清新鲜亮,画面祥和温馨。步入圣堂,悄然无声,我仰视耶稣圣容,默祷主恩,耶稣接纳了我。
例如:在法国露德朝圣有些病人得到了痊愈,但更多的是人们找到了自己的真正信仰。
十年前,芝加哥的老朋友德兰送给我一本当时很火的小说——由加拿大作家威廉·杨(WilliamYoung)写的TheShack,中文译作《棚屋》,已经在国内出版。
下午,段老先生的家人、亲朋、本笃庄乐队和信德之家全体在本笃庄墓地为老人送上最后一程。段老先生去世当晚,6位神父连夜为这位可敬的老人举行了追思礼仪,殡葬当天十多位神父前来为其送别。
后来到中国,先在柏乡贾庄传教,又到宁晋唐邱、平山等地传教。1904年回正定担任教区会计职务。1908年被派到上海总账房,不久移至天津。1915年又回到上海接替布维耶(Bouvier)神父的职务。
随处可见一排排帐篷,在中医院的帐篷里住着一位12岁的女孩,她右腿被截肢,看到此情景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很坚强,“六一”儿童节我和王海花大姐代表夕阳红老年公寓全体人员送了她一束红色康乃馨,祝她早日康复,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