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诚辅理主教认为,「昔日的利玛窦神父就好像五饼二鱼故事中,献出自己所有的小孩子——现在,我们也透过北京之行作奉献,虽然眼前的效果好像不多,但这是个开端,促使我们更敏锐地分辨天主的旨意,看兄弟姊妹的需要
我们可以说,对于每一名信徒来说,这绝非单纯地为福传活动合作,而是要感到自己是教会传教事业的主角、承担着教会传教事业的责任”。
结论在2025禧年中,教会堂区的福传工作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位中国司铎,我认为在社会飞速发展变革,铎职面临严峻考验的今天,宣布设立司铎年,使司铎们在福音的光照下重新审视自己的圣召,可谓极其必要,非常及时。
那时成熟热心的教友人数不多,神职人员、修女及传道员,大都年轻而又活力充沛,因此独挑福传和传教的重担,以致教友们误以为,福传是神职人员、修女及传道员的责任及专利,而与自己无关。
(约10:2-8)同样这些问题,也让今天的基督徒感到困惑,并成为信仰上的一个最大的挑战。
这种失衡在质问我们,更好地说,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一项巨大挑战。然而,重利益的文化坚持使老人看起来如同是负担,是废物。这样的文化认为老年人不仅不生产,还是一种拖累,如此想法的结果是什麽呢?是他们被丢弃。
弟兄们以工作维持自己的生计,并不接受任何馈赠或捐献。同样,若一位弟兄继承一些家庭遗产﹐团体会把它分施给穷人。泰泽每天生活的中心,就是三次共融祈祷。
这件事以及类似的几件往事依稀记得,是耶稣怜悯疾苦的圣训和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让我很自然地去尽自己的职责。
对于我自己来说,从三月初圣堂宣布为防止疫情而关门以后,就只能每天参与网上的弥撒。除此之外,花较多的时间与家人一起读圣经与祈祷、念玫瑰经、慈悲串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