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堂哥告诉我,信仰到我们身上是第六代,家族中曾经出过三位神父和两位修女。
成千上万的人在巴黎冒着严寒向“厄玛乌”团体创立人皮埃尔神父的遗体致最后敬意。
养一条狗、两只猫或许更好、更舒适,疼爱那两只猫和一条狗。最后,这种婚姻老来孤独,含着辛酸的寂寞。这不具有生育力,不效法耶稣对祂教会做的事:耶稣使教会富有生育力。」
2000年4月份正式收住老人,炉灶上的家居都是我儿子开食堂时用的,吃的菜是我们自己家种的,猪鸡羊也是我们自己养的。后来也有爱心人士帮助,有给白面的,有给麦子的,有给大米的,就这样办起了爱心敬老院。
那时不论大人小孩都十分珍惜粮食,如小孩吃完饭,碗用舌头舔的干干净净,掉下一粒米,就用小手捡到嘴里,从小养成了一种省吃俭用的好习惯。
久而久之,我养成了“照镜子”的习惯:凡事,做之前,爱向她“请示”;做之后,愿向她“汇报”。我想,我决非是气(妻)管炎(严),而是用妻子这面镜子来“止痛消炎”。
本来,她可以在修道院山坡上的密林,聆听夜莺的歌唱,也可以养在深闺,喝上等的葡萄酒。生活安逸而自在。然而,远处隆隆的炮声打断了莱登平静的生活,身边的青年一个个被送往战场当了炮灰。
从人类繁衍传承的角度看,对长辈的物质回馈、赡养,肯定是“孝”必不可少的方面,但如果仅止于此,显然又是不符合孝道的内在意旨,这正如孔子所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苏丹不要为我哭泣」纪录韩国传教士李泰述神父的故事,他在成为慈幼会会士以前是位医师,2010年1月14日因结肠癌,得年48岁。
美国教会官员向神父发出的电邮,建议他们拒绝为同性恋者举行天主教殡葬礼,以避免丑闻,此举引来人权组织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