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宗引用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有关“人不仅在单独时,更是在共融时刻,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创造并相似天主”这番话时,在场的信友们流露出洋溢的热情。
其实,大家一起聚会,谈天说地,非常美好,但因为一个人的醉酒,常常失却了欢乐的气氛,走亲变成了吵架,和睦共融的机会成为了分裂的梦魇。
在不分种族的共融中,回荡着的是慈悲救主的甜蜜嘱咐:耶稣,我信赖你!当看见青年们在纷纷的人潮中,耐心地一一排队购买圣女日记,我们和仁慈之母女修会的修女们都不胜欣喜。
这并非说受苦是好事,而是说当我们因行善而受苦,我们就是生活在与主耶稣的共融中,因为耶稣接受了苦难,为拯救我们而被钉在十字架上。
告解神父不是按自己的意思,也不是按自己的教导,而只是因天主的旨意,并与圣教会完全的共融来施行这圣事;亦即是说,他只是一个忠仆去施行这项圣事。辨识容许我们区分,而非混淆。
藉着天主的爱,「它为我们驱逐邪恶,涤除罪过,使堕落者痛心悔改,给忧苦者带来了喜乐;它消除仇恨,克服了罪恶的势力,带来真正的和平,并使天地共融。」(〈复活宣报〉)祝大家复活节快乐!
教宗说举行弥撒时,我们就在和耶稣基督共融,他是赎罪的牺牲,从他那里我们获得了宽恕和生命。因此,如果没有弥撒圣祭,我们的基督信仰生活将成了什么?
平时我的家人们工作、学业各忙各的,很少能有聚在一起的机会,但是疫情把我们“困”在家中,让我们有了从早到晚在一起的时间,我们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交流,一起分享信仰经验,这让我们更加亲密,增进了对彼此的理解,在主内共融
圣父、圣子和圣神既是一个天主,也是一个团体,我们应效法圣三的团结共融,否则“基督徒”这个美名就会大打折扣。
耶稣的受洗揭示了天主就是一个爱的共融体:天主圣三。耶稣接受这份救赎我们的使命,是因为祂在天主圣神中、作为天主圣父的儿子中,首先经验了祂自己是无条件被爱的,祂就是“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