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圣周三日庆典:圣经地名中的救恩叙事与灵性转化
2025-04-15

2.社会正义中的十字架精神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在希望中得救》谕中指出:“十字架要求教会成为社会的良心。”基督徒需以具体行动对抗不公,如维护生命权、倡导和平,使哥耳哥达的救恩光照现实中的“髑髅地”。

炼灵圣月:天主教传统中的慈悲、希望与共融的恩典
2025-10-31

同时,过为炼灵祈祷、献弥撒、行善工,信友实践着爱德与慈悲,体现“整个教会是圣洁的,虽不完善,却不断迈向圆满”的奥迹(《天主教教理》第867条)。这种共融精神能够弥合现代社会的分裂,促进团结与宽恕。

北京:北京西直门教堂隆重庆祝复建百年之二“常回家看看”
2014-07-18

西堂圣物组的负责人刘说:感谢天主召叫我来到了教会,在这里,我没有觉得教会是主教、神父的,而是我们大家的,我喜欢西堂,我更要回报天主,所以从领洗后我就一直在教堂服务。

天主教名人——英敛之父子
2015-01-14

天主教名人英敛之,为了让儿子英千里受到西方文明的教育,托雷鸣神父,把13岁的千里带往欧洲留学。

梵蒂冈:教宗方济各2015年3月4日周三要理讲授全文:家庭——祖父母
2015-03-06

在我们还年轻时,我们被诱导忽视衰老,视衰老为必须而避之的疾病;当我们变老时,尤其如果我们贫困,如果我们患病、独孤,我们便体会到一个以效益为基础的社会的弊端,它的後果便是忽视老年人。

北齐村教会的成长历程
2015-05-13

教友们仍不放弃,通过村政府购买到了一块地,但这块地离村庄,非常偏僻。于是教友们用自己家的良田换成了寸草不生的非耕地,将建堂的地皮挪到了靠近村庄的位置,非常好的地方。

月默想 每天一分钟(四)
2012-02-2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考虑愈则近忧愈浅。人生最远之远虑莫过于人生终极之目的。以死视生便易看到人生之终极。人生之终极自然唯至上神天主为是。故此,大智之人必然以天主为最远之考虑,不知天主难有大智。

我的进教历程
2005-02-22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客车掉在最下面的斜坡上,往下滑了约一米停了下来。“哎哟!哎哟”的惨叫声在车厢里不停地呻吟。刚回过神来,车头上面又是轰隆一声,一块脸盆大的石头向车厢里的我砸来。

超越梦想
2005-05-24

然而,奇怪的是,几步的距离,走到时却已是黄昏。幸好,我已经习惯这种“奇怪”了。正要敲门时,身后又传来了一个声音:“您是找神父吗?”转身一看,是位青年人,他正很友好地向我说话:“他不在这里。”

高隆(庞)会简史
2004-06-17

高隆会意图对爱尔兰离散经验(diaspora)(指散居在国外的爱尔兰人的经验)加以追踪,足迹至于新大陆之上,以为此新一波传教活动寻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