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恐怖暴力主义不分青红皂白,毫不迟疑的打击没有防卫的人士,藉此提出毫无人性的勒索,致使所有的人都陷入恐惧,目的在要胁政治负责人屈从他们的恐怖暴力意图。
这次会议的讨论,将中国教会本地化(inculturation)和中国化的探讨放在全球化的情境下,其中也包括了如何理解基督教与不同文化互动与融入地方文化的规律,本地化中国实践与现任教宗方济的多元文化主义愿景
教宗也指出日本的某些问题,例如过度竞争和消费主义。关於是否访问日本,教宗说他已经收到正式的邀请,但不知道能否尽早成行,因为他还有很多访问有待完成。
在第三章,教宗以先知性方式谴责生态危机的根源,特别是科技专制范式和现代人的中心主义,这些都导致人类远离皈依。教宗方济各在第四章中提出「整体生态学」的概念,将生态学和伦理学联系起来。
在以“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和“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下,大会为全球伦理制订了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人道的对待;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没有信仰,理性只能局限在人有限的认识范围之内思考,进而滑向物质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边缘;没有理性,人常常会有盲从和迷信的危险。
在一个充斥科技喧嚣与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在人与人之间,心的疏离与冷漠正在严重侵蚀着人们的生命。
这种简朴摆脱物欲捆绑,使人敏锐感知他/她者需要,是当代消费主义洪流中的解毒剂。
在北方的天主教报刊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大公报》和《益世报》,《大公报》创办于1902年6月17日于天津法租界,创办人为著名的天主教学者英敛之,有关英氏生平可见方豪所著《英敛之先生的生平和思想》,大公的释名是忘己之为大
信德年的召开适逢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召开五十周年(1962年10月11日),以及《天主教教理》颁布二十周年(1992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