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9月12日教宗英诺森十世颁布有关敬祖礼仪的教会首个文件,采纳了黎玉范同仁的观点,反对耶稣会把祭祖仪式解释为世俗性质,下令禁止中国信徒参加祭祖。
据上海教区吴高森神父介绍,金鲁贤主教在除夕发出了《春节牧函》,牧函中呼吁:“除请所有神父自己慷慨捐助之外,并于2月10日(四旬期第一主日)组织堂区教友和教区机构为灾区募捐,将所捐得的款项交给教区财务室(
新疆乌鲁木齐二道桥南大寺于1919年建成。自30年代起,一些伊斯兰刊物就开始对国内清真寺进行系统调查,并对部分历史悠久的清真寺文物如碑记等进行介绍和研究。
深谈之后,得知她现在是宝鸡市桥南福传组组长,已福传百余人,为主寻觅羊群。她娇小的身躯蕴含着极大的能量,不断地为主作工。李阿姨的婆家是老教友家庭,丈夫的姑姑是一位修女。
在北京教区南堂,林国贞如实向傅主教诉说了深圳教会每次过大瞻礼请神父的困难,并把教友们盼望深圳能早日有一位常驻做弥撒和行圣事司铎的请求也告诉了傅主教。
例如南长顺的齐永理,只要打听到家庭有困难的,年老多病的,就去给他们讲天主教的道理,并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这样的方式,感动了不少人进教。
碧湖的老教友谢泽和、汤群南、纪远雄分享了天主在他们家和本人身上显神迹的见证。最后,本地修女也布道并作了总结:希望村民们不要忘了天主,从今天起开始跟天主对话建立关系。
第三任主教闵玉清(Beimtn)1915年2月16日去逝于缸房营子(可能在现呼和浩特南清水河县)。继任主教葛崇德(RanDyck)1937年12月4日去逝于绥远(今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
有几位老修女还在七宝修女院、南张安老院等处发挥余热,为教区的圣召培育及老年人服务奉献力量(老年修女的名单见附二)。上海教区于1985年恢复了教区的修女院,以圣母献堂修女会命名。
在宣武门购置“北京会院”即今北京南堂前身,并且有200人领洗入教,不少为朝廷高官,其中最有名的当推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著名学者、工部都水司郎中李之藻,监察御史杨廷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