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勒总主教最后表示,天主藉着不同道路赐予人祂的关怀和救恩,即使人生活在自相矛盾的境遇。建立在真理和爱之上的牧灵工作却总会找到所要行走的路和更正确的方式。
又如那些在信仰的激发下,答复召叫,成为司铎或修会会士,为天主的救恩计划服务的男女青年。此外,越来越多的志工人员义务地帮助穷人、老年人、病人和一切急需的人,他们也有这同样的经验。
随后,播放了视频《他与帝国同行》,演员们演绎了传教士利玛窦觐见大明皇帝、敬献自鸣钟和八音盒的场景,大屏幕上出现约旦河,舞台上,演绎着利玛窦为徐光启、李之藻、杨挺筠施洗的场景,圣乐《奇妙救恩》响彻广场,沿着圣堂的尖顶
他延续将临期有关圣神的省思,指出圣神应该渗入教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圣神把我们引入圆满的真理,让我们真正认识基督,唯一的上主,以及祂的救恩工程。
与此同时,他也叫我们宣告新的讯息,希望的讯息:上主为我们开启了一条自由的道路,救恩的道路。我们也有机会活出爱的伟大诫命,成为天主之爱的工具。这要求我们愿意让复活的基督治癒和更新我们的心灵。
教宗说:如果没有这样做,那么我们可能停留在一个意识形态的阶段、某些学说,但不是一个耶稣所想的机制,就是为人类的救恩、成圣、恩宠和美善。教宗的第二个问题:『传教使命的核心是什么?』
他在修院读书时,听到从中国传教回来的神父,形容中国人「灵魂是那样的可怜,却没有传教士将救恩的食粮带给他们,好使他们得救」。之后,他在廿七岁时来到中国,先在香港西贡盐田仔(今为盐田梓)传教。
圣像无法描绘那无形无象、深不可知的天主;但天主子降生成人,开创了图像的新救恩计划:昔日,人们绝对无法藉着图像来描绘没有形体的天主。
非常明确,天主创造的天地万物只是为人能按祂的旨意生活所赋予的特殊工具,是让它们为人荣主救灵的最终目标服务,耶稣之所以让我们不要在地上积蓄财宝而要在天上积蓄财宝(玛6:19-21)就是这个道理。
教会是救恩的圣事,教宗方济各因此表示,教会必须永远是开放的天父之家。教会不是个海关,而是慈父的家,任何一个生活艰辛的人在其内都有席位。教宗也说,圣事的门也不该因任何一个理由而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