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生活中,一切都在遭受着去神圣化的危险:人、地、许诺、祈祷、生活的实践、语言、圣书、宗教仪式、宗教的礼仪和象征。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世俗化。神圣已被删除。宗教生活变得越来越淡化。
我们倒不是要求把孤独完全根除,就如某些人他们就是生活在那种孤独的条件下。而我们要求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耶稣自己。耶稣就是孤独和一切问题的答案。
当时,澳大利亚仍是一个殖民地,居民的生活仍然贫困、艰难。玛利亚家也不例外。因此,她虽然很早便受到修会生活的吸引,却为了分担父母的养家重担,迟迟未能完成心愿。
今天,在等待耶稣再度来临的日子里,我们要信从耶稣,以他教导我们的方式生活。我们要爱天主、爱我们的邻人(四周的人)!
生活的教会、小团体的教会、堂区教会、运动组织该当在边缘形成中心,帮助战胜庞大的政治显然克胜不了的事物。”
梵二虽然已经闭幕了近五十年,但却在各方面持续引导和激励着教会的生活。
她能够不断地回到内心深处反复思索,默观天主的事,正是她专心于主的童贞生活的绝美写照,也是作为献身于天主的人应当度的超性生活。
我们基督徒每天的生活,每一种服务的方式,都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成圣。
回想起这么多年来,自己忙忙碌碌,信仰生活却过得一塌糊涂,如果不是得了一场病,把我从中惊醒,我还在执迷不悟啊!
我们再也不能把宗教生活和虔诚生活与服务弟兄,我们实际上遇到的弟兄分开。我们再也无法把祈祷和在圣事中与天主相遇,与聆听他人,接近他的生活,特别是他的伤痕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