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老前辈参与和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教会的恢复和发展,重新焕发青春的他,身先士卒,骑着一辆小摩托车,风尘仆仆地奔波于冀东南一带,牧灵福传、修和共融不遗余力。
这是非常感人的共融场面。
接着,教宗鼓励道:“让我们互相帮助,既不激进也不分裂,却认真仔细分辨,顺从圣神的声音,并在忠实的共融中,找到适合的方式,使妇女能在天主的子民中发挥才华和作用。”
(谷1,17)——召叫、共融、使命的教友年讲座,并邀请美国芝加哥天主教联合神学院教授StephenBevans神父主讲。
会上也强调了共融的主题。新教宗蒙召做个搭建桥梁者、牧人,他应当通晓人性,并呈现出教会有如慈善撒玛黎雅人的面容。在战争、暴力和严重两极化的时代,与会枢机指出,需要一个慈悲宽仁、同道偕行并带来希望的教宗。
Ø平安礼,主祭及共祭者先向会众互相鞠躬,然后大家向左右邻近者相互鞠躬。Ø信友可用手领圣体。方便时,可兼领圣血。[1]特伦多大公会议第廿二期会议,1562/9/17,DS,nn.1738-1759。
地上教会的祈祷建立起彼此服务和美善的共融──这共融上达天主台前。天上诸圣曾在天主内找到圆满,我们也与圣人一起形成了共融的一部分,在其中,冷漠已经被爱克服。
4因此,基督教的神学家迪特里希‧潘霍华(DietrichBonhoeffer)提醒我们:「在共融当中,我们应该为他人做的首要服务,就是去聆听他们。
沐浴着柔和的月光,思绪飘荡,我任由心事一件件一桩桩晒着月亮,细细回味,默默怀念,哪一件不是恩典?在天主浩瀚的工程里,我微乎其微。在天主爱的计划里。我可有可无。我虽微小,却是宝贵。
在读经二,圣保禄致德撒洛尼人前书(1:1-5),教宗本笃训诲说:「这是主,以他的话语和圣神触动人心,召叫人们在教会中实践信仰和共融」,福传是有效的,需要圣神的力量,推动宣讲,启迪宗徒所指有「信念」的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