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的老爷爷一直没有联系到亲属,大地震给他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刚开始他很孤僻,吃饭也很少,有时不吃,通过我们耐心的开导,交谈,渐渐地吃饭好了起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虽然只有短暂几天的相处,看到他们一天天坚强起来,我们再苦,
耶稣的话也是对我们说的:“几时你们禁食,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样,面带愁容;因为他们苦丧着脸,是为叫人看出他们禁食来”(玛6:16)。
最后,自己心爱的儿子,被人出卖、被迫背着十字架走苦路。天主子,也是自己的儿子,竟然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被埋葬了。作为母亲,她所遭受的痛苦是我们常人所无法体会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成为基督徒,不在于他恪守宗教形式,而是切实地做人,在今生此世生活中积极分担上帝的苦弱”(刘小枫:“分担上帝的苦弱”,见《走向十字架的真》,146页,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有一天,张建斌在祈祷时,看到十字架上耶稣的圣伤流下的血迹,拨动了他的心弦:“我意识到,耶稣为我受了多大的苦啊,跟他比起来,我这点苦算什么呀!”
我的思念特别转向伊拉克这个被深爱的国家,它在朝向未来稳定与修和的道路上,我们继续看到暴力和冲突的上演。
房间内只摆放必要的家具和物品令我印象深刻:书本不多、少量纸张、物件也寥寥无几,其中有一张圣方济各的画像、一尊阿根廷主保卢汉(Luján)圣母态像、一个十字苦像和睡眠中的圣若瑟态像,很像我曾在圣米格尔大修院
如果可能的话,让我离开这苦杯吧!”但他立即顺从了他的父的旨意,他祈祷说:“不要按我的意愿,要按您的旨意!”
再者,十字苦架在耶稣复活后还是永远带着祂苦难的记号,揭穿那些藏着暴力、报复与排挤,关于天主的扭曲与谎言。基督是天主羔羊,祂牺牲自己除免世罪,要拔除人类心中的仇恨。这是祂所带来的真正「革命」:就是爱。
所以,教友的克苦、祈祷、家庭生活、工作事务等,都是有属灵价值的祭品,经耶稣基督为天父所悦纳。因此,在教会礼仪改革后,要求教友们完全的,有意识的,积极地参与弥撒,而且,要把自身当作祭品献给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