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新光在世界的夜晚点燃,让信德纯朴的眼睛和期待救世主的人温良谦卑的心看到。要是真理仅是一道数学方程式,在某种意义上它只对自己有所要求。但是,要是真理是爱,它就要求信德,要求我们内心的承诺。
少年若望要为筹募学费而奔波,他在九岁时,善牧耶稣在梦中告诉他,他的终身使命就是拯救及教育青少年,但“并非靠暴力,而是靠温良和规劝”。
他是温良和谦卑的牧人,追随耶稣的表样,将自己视作“值得让天主在上面书写的尘土”。“卢恰尼教宗用微笑来传达上主的仁慈。
教会的时间就是圣神的时间,圣神是导师,是他在培育门徒,使他们热爱耶稣,他教导他们聆听他的话,默观他的圣容,使他们相似他真福的人性:他是神贫的,哀恸的,温良的,饥渴慕义的,怜悯的,心里洁净的,缔造和平的,
实际上,若一个人“以没有防卫的温良态度”接近他人,并让他“看到并接纳我们的脆弱”,实施“最难做到的艺术,不是去爱,而是让自己被爱”时,这就是爱他的近人。
作为一位神父,他温良恭让、勤劳节俭、艰苦朴素,视羊群如己出,不管黑天白夜,为教友服务着,付出着;作为一位神父、神师,他视修士修女为孩子,树立灵修榜样,牧者形象,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言传身教,照顾着,教导着
他是个温良和善富有爱心的人,是我在苦涩的童年看到的第一道曙光。而我在大伯家都生活半年多了,还把家中两位大人称呼大伯大妈,出于一个女孩子天生的羞怯心理,我一时间还是无法改这个口。
在耶稣的教导中,小孩子成为“门徒”的代表形象,门徒就是被天主所召叫,以儿童般的温良来追随这位神圣的导师:“谁若自谦自卑如同这一个小孩,这人就是天国中最大的。”
具体到生活中,基督徒如何本着对上主的信念,来展现圣神,呈现圣神的果实,追求永恒的真福,耶稣在山中圣训宣讲了神贫(虚心)、哀恸、温良、饥渴慕义、怜悯、心里洁净、和平、为义而受迫害。
比如他们用文字表达神是温良慈悲的,却不允许信友以慈父面貌的绘画加以表达。他们用口承认玛利亚是生育耶稣的童贞女,却不主张悬挂圣母抱婴孩耶稣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