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仰的立场,福传乃基于一个人的终极信仰或终生的承诺。
以澳洲悉尼天主教华人团体作为个案研究悉尼天主教华人团体牧民助理李尚义教友前言(Introduction)团体对礼仪生活的理念(ConceptofLiturgyinCommunityLiving)根据《礼仪宪章
教宗说:信仰是理性的朋友,它将希望的前景赋予人的一切计划。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在接见意大利的纳匝肋圣家基金会和塔尔蒂尼团团的成员时指出,信仰是理性的朋友,它将希望的前景赋予人的一切计划。
那次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给我增添了很大的信心,为我日后独立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耶稣说:“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我们可以加上一句:人生活不只是为了“做”。
今天全世界已有20多亿信仰耶稣的人,但仍有许多人提出为什么要信仰耶稣?耶稣是真人,又是真天主;既有人性,又有神性。在世上33年中,大部分时间居于纳匝肋,度平凡人的生活。
进教以来,我时刻沐浴在主爱的阳光雨露中,主把我的生活照顾的有条不紊。2008年5月26日,我成为县医院的一名临时工。刚上班时,受到来自同科室主任和科员的百般刁难,随着对业务的日渐熟悉,处境好转了。
我一向认为,当今社会缺乏敬畏,追根究底,是因为缺乏信仰。内心没有信仰,便失去了敬畏之心。法律只能约束人的外在行为,信仰却能规范人心。
2008年9月(之前我单身、失业,生活艰难),我在网络上找了份家政工作,来到了舟山沈家门照顾一位单身残疾兄弟(他是个教友)的生活。
受此震撼的托尼,也因此而渴望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 “十四年来,我不断反问自己:在物质和金钱方面,我明明都得到了满足,可为什么我总在感到很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