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中的葡萄园主人付给所有工人同样的工资。这引起一种表面上的不公,令那些清晨就到葡萄园工作的人嫉妒那些黄昏才来工作的人,因为他们都得到同样的工资。
然而有人却以为在教会内上有主人,下有工人。但教会是由我们众人组成的,我们人人都有责任彼此勉励成圣,关怀他人。
按犹太教律法,主人也可命令奴仆为客人洗足,只要该奴仆不是希伯来人。 由于这一习俗,基督徒认为耶稣在最后晚餐上为自己的门徒洗脚是要显示他的谦卑和恭顺。
谈到对抗贫穷的问题,教宗说,这项行动“该当在尊重有关人士尊严的情况下进行”,鼓励他们做自己全面发展的主人。教宗也表扬了当地教会在教育、医疗卫生和为穷人及有需要的人提供爱德服务方面做出的努力。
那撒玛黎亚人不仅为倒在路旁的受伤者包扎伤口,还将他托给客舍主人照顾,直到复原。教宗向民事防护义工们说:“你们的工作是为人的尊严服务。”
吉索蒂继续表示:“让我们记住并重申教宗所说的话,天主是从开始到自然结束的生命的唯一主人,我们有责任始终保护生命,不向丢弃文化屈服。”
教宗说:“想一想耶稣说的:没有人能事奉两个主人。我原以为祂会说或服务于‘魔鬼’,祂没有说魔鬼,而是说‘金钱’,看来金钱比魔鬼还坏。”随后,教宗谈到“为教会服务的精神”。
仆人等待主人的比喻很好的表达出了基督徒的醒寤,他们不害怕,而是感到强烈渴望与家主相遇。“要为家主回来做好准备,因为他们爱他,他们希望当他来到时,能有一个整齐、舒适的家。
不主动的基督徒,不会在宣报上主的工程中负责任,没有成为他的信德的主人者不是基督徒,或者如我的奶奶曾经说的,他是一个“马马虎虎”的基督徒。
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的根本区别在于和主人的关系,儿子和父亲的心相通,命相联,荣辱相息。可一个仆人就不同了,只要每月能拿到工资,主人死了也于他没有很大的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