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告诉自己的门徒,世间的饮食并不是他的生活主旨,相反,天父的旨意才是他最终的关注。
耶稣的宣讲遗留在世间最大的效果,就是满全他爱的命令。因此,福音直接把这些爱德行为和耶稣联系在一起:凡是对耶稣的最小兄弟所行的爱德,都是对他做的。如何了解审判的人子和最小者的认同呢?
世间 所有的万 物,请 赞654565433'5611117121'11176716‖5611颂 上主 为了 伟大君王的胜利,一起讴歌 庆 祝。
这句话让我们懂得每一个人都是耶稣基督,我们带着他的面貌,来到世间,遭遇着种种。我们爱,也被爱。可是在人生的境遇中,当耶稣向我们发出邀请孩子,你在哪里?
在世间的信仰历程中,与祂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平安和光明中与祂面对面的相遇,直到永远"。教宗看上去十分憔悴,但声音清晰。
我这样说并不是危言耸听,当今尖端科技的发展,固然推动了世间文明的进步,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上的享受,却也毋容讳言,人类在否认造物主存在的前提下,像脱缰的野马,放纵私欲,道德沦丧,更将我们生活的环境铸成腐败
至于签名,也改成了用信德的眼光看世间百态,用望德的眼光找一线希望,用爱德的眼光体察人间疾苦。写微博的时候,也注重于反省一个活信德的生活。信德年结束了,有一个问号在我心中:信德年,除了口号,我还有什么?
十年了,星移斗转,寒来暑往,她给天上的繁星增添了艺术密码,给人间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句号,给世间的人多了份思念,给孩子的世界多了个故事,给平凡的生命带来了创新,给我又一次生命的震撼。
1982年开始发表第一首诗,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至今没有什么大作问世,不过仍有一个文学的梦想在飞翔,渴望用自己的笔,抒发心中的太阳,寻觅世间的真情。记得,女儿过17岁生日的时候,我打算送她一件礼物。
同样地,教会为执行自己的使命,固然也需要人为的工具,但它不是为寻求世间的光荣而设立,而是为了以身作则,宣扬谦逊与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