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1月6日,后成为首批国籍主教之一的胡若山入嘉兴文生修院,得到刘克明神父批准后入遣使会,1908年11月7日发圣愿,1909年6月5日在嘉兴晋铎。
当年只神父一人,他亲手扶持的这个台湾-新加坡会省,如今已有了20位发终身圣愿的会士,近几年,年轻的神父一个接一个地出炉,新的里程正迎接着我们。
问:圣座社会传播委员会主席切利总主教在介绍教宗推特用户名时表示,教宗上推特网,是因为他愿意在今天人们相遇的地方与他们相会。 答:非常正确,因为相遇在今天一如以往,总是在每日的面对面中发生。
也请大家为护工阿姨祈祷,愿她早日领洗入教,归入主的羊栈。杨老师一生虔诚事主,热心祈祷。他每天都渴望领圣体,让去看望他的人一起诵念玫瑰经,并给他们念珠。当教外的学生来看他时,哭着要他们念经祈祷。
她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负责教要理、唱经、培育教友的信仰。
这些年,我很在意从神父们的分享中去触摸划向深处的标记,举个实例,就从我们堂口的几位神父的讲道中谈起吧,我发现在《圣经》中多次出现的主耶稣治病驱魔的篇章,经常能被神父们落实在我们自己的灵修上。
感恩与我们同在的主的眷顾和安排,1997年矢发初愿的我参加了陕西神学院成立的第二届修女培育,继而于2000年国外求学近七年,专业是培育辅导、灵修和团体生活。
毋庸置疑,朝圣者在通过对圣堂圣地身临其境、耳闻目睹、零距离的接触之后,自然会激发更进一步热爱天主、改变自己、效法基督、切望参与救赎工程的炽烈心愿与情愫,如果真的能够持之以恒,将这些美好愿想变成实际行动、
为了让我们罪人获得救援而从丧亡中进入永生,他竟遣发圣子降生成人,受苦受难被钉十字架,捐躯殒命流尽宝血。
这一切的基础是因为一个基督徒的生命内在实质发生了变化。我们应在信仰中不断塑造自身的神圣品格,并坚持不懈地彰显出来。而这正是教会牧灵工作的核心。如果说信仰是我们生活的根,那么品格便是结出来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