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来备修院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主角,所有人都是我的配角,我拥有着一切权力,每个人都要按着我的心意去生活。
这是所有听告解的人的道路:让人感受到耶稣宽恕一切的慈悲的甜美。天主宽恕一切。」在平安与宽恕之后,耶稣赐下以「慈悲」来医治的「伤痕」。
瞻仰在马槽中的耶稣圣婴,圣方济各・撒肋爵离世的两天前说,他在耶稣身上看到,祂接纳在自己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完全依靠自己的母亲,没有任何要求。
在新闻简报开始之际,鲁菲尼说:“我们每天会尽量为你们提供我们所拥有的一切。”18份发言人的报告和22次个人发言鲁菲尼解释道,10月5日下午与会者继续进行小组讨论,傍晚“结束了他们讨论的第一部分”。
宗徒们都是虔诚热心的犹太教徒,却又朝拜玛利亚的儿子耶稣基督如世世代代的主人,视他为一切的中心。当时基督信仰被视为犹太教的延续,是在以色列人的信仰中诞生出来的。
他在一切受造物身上看到天主的反射,并在受造物身上看到走向天主的道路。他写了一本有关梅瑟一生的重要著作,书中指出梅瑟就是一个走向天主的人。梅瑟走上西乃山,就是我们人生走向真正生命,走向与天主相会的写照。
为获得一切,当先放下一切,交出一切。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依靠天主,向天主交托,不是把事情全部推给天主,自己一点力也不出。而是要尽自己的力量,努力想出种种办法,然后再依靠天主帮助。
那声呼喊包含了一切:痛苦、舍弃、信赖、奉献。那不仅是身体离去的呼喊,也是交托生命的最后记号。耶稣大喊之前有一个问题,这是可能发出的最令人心碎的问题之一:“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何舍弃我?”。
耶稣在祂离世之前曾对宗徒们说:我本来还有许多事要告诉你们,然而你们现在不能承担;当那一位真理之神来到时,祂要把你们引入一切真理,并把未来的事传告给你们(若6:12-13)。
主耶稣,你没有为自己所遇到的一切自哀,你却为天主子女因背离天主的爱所遭受的痛苦而悲伤。因为你明白自己受苦的原因所在,而作为罪人的我们,却不明白没有你的帮助,将会怎样的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