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叶小文:宗教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精神
2006-11-18

美国以基督教立国,基督教情结在美国根深蒂固,“宗教迫害”容易引起民众愤慨。——国会施压。

天主教慈善家陆伯鸿其人其事
2011-03-31

陆伯鸿在同董家渡主教座堂一位龚神父接触期间,成为一名热心的教友,他虽然并非神职人员,却经常和一批信仰天主教的实业家(共19人),从1912年起,以热心教友的身份,乘坐简陋的交通工具,外出到上海附近各处农村传教,陆续新建了一批教堂、诊所和学校

香港:德国埃森主教访港 促进两地教会友谊
2012-04-01

埃森代表团此行亦探访香港的德语天主教团体、多个教会机构和明爱服务单位,圣神修院和天主教学校。埃森主教奥弗贝克三月二十五日下午转往铜锣湾的基督君王小堂,陪同教区主教汤汉枢机主持港岛区考核傅油礼。

与你相遇好幸运
2016-08-01

犹记得去年毕业季,有一天我路过学校的垃圾桶,看见好多旧衣服,觉得好可惜,心想好多偏远山区的孩子都没衣服可穿,而在大学校园却因为家离太远,带不回去就扔了。

耶稣会士与文化交流
2009-08-28

无怪乎他们所到之处,建了教堂,必建医院,建了修院,必建学校。发展到19世纪、20世纪,藏书楼、印书馆、研究所、天文台、气象台都相继建立。在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建立了大学,而中小学则更加普及。

照顾艾滋病患的劳默尔修女与迪列格罗神父一起抵拒偏见
2022-07-25

附近堂区和临近一些学校的关怀令人非常感动。随后食品店、餐馆给我们送来了不同的食物,许多不知名的朋友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生活必需品。最初有许多各个社会阶层和宗教信仰的义工来帮忙。

学者之声
2015-12-01

陈建光博士(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牧师)与会人员有政界、教界和学界,这样的对话交流可以让主教、神父们借着学界对社会与教会之间的发展有一个扩大眼界的机会,使他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明白别人是怎么看教会的,这个非常重要

第五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专题
2015-12-1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要先培育父母积极地活出神贫、慷慨、牺牲、宽恕以及关心他人的信仰精神,然后父母再去教育儿女。

宗教和迷信是同义词,是反对科学的吗?
2003-03-04

更惊异的是,他们大都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吗?下面对几位大科学家的成就略提一二,便可看出他们的虔诚信仰,有的甚至连他们的成就,都说成是神的推动或启示。

在2025禧年,谈共筑基督徒的合一
2025-01-21

一、禧年的意义与背景禧年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仰体系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旧约中,禧年是每五十年一次的安息年,旨在让土地休息、债务免除,禧年象征着神的赦免、拯救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