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位学贯中西,具有传奇色彩的牧者,既伟大可敬,也平凡可爱,和蔼可亲;既有圣德、质朴、率直,也有人性的脆弱及有限……伟大,在于他为教会和社会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杰出贡献,平凡
王神父正在自己租的房子里为慕道者讲道一、福传行动过程起初,我被主教派遣到山西吕梁岚县去传教,由于没有教友,就在那里租了一间房子住,每天带着资料在人聚集的地方发放、宣讲,几天后房东就把我赶出来了。
在结束哲学阶段培育后,他曾到不同的中学教授文学和心理学(1964-1966)。之后继续到圣米格尔修院(SanMiguel)读神学(1967-1970)。
因为我觉得,首先它们都表征了灵修者对成圣的渴望,换言之,就是表征了灵修者改过自新的那份决心。人对自己的软弱似乎总是那样无奈,往往“不愿的反而去做,愿意的反而不去做”。
两地的主教及神父透过忆念可敬者利玛窦神父的传教典范,追溯在中国的教会的根源;周守仁主教与李山主教于交流期间,互相赠送墨宝,上面不约而同地书写「同道偕行」(共议同行),见证两地教会于互勉中,积极实践教宗方济各透过世界主教代表会议所推动的共议同行精神
我们必须具有去会晤他人的使命热忱,因为对天主而言,没有人是绝对的迷失者。天主寻找我们,寻找我们到底!你们想想那位右盗;在耶稣的眼中没有绝对丢失的羊,只有被重新找到的羊。
教宗写道:「怀着对基勒枢机长年在哈里斯堡和巴尔的摩担任主教,领导美国主教团多年,长期投身於大公运动和宗教交流的感激之情,我将这位智慧和温良牧者的灵魂托付於天主我们天父的慈爱。」
二、服从行为并非真服从在培育过程中,应重视分辨学生的服从行为与服从精神,必须将二者区分。有服从精神者必有服从行为,但有服从行为者未必有服从精神。
编者按: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修院多,进修院者也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诸多历史原因,修院被迫停办。
他向年轻的圣职人员即席谈到自己的培育生活,并向这些修生说:‘听到别人称呼我陛下(Santità即圣德)时我感到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