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我们实践「接纳、保护、促进与融合」这四大关键动词的对象。巴乔神父逐一解释说,国内流离失所者经常遭到漠视,接纳的意义在于认识他们的处境,协助他们为人所知。
教宗方济各为该书写的序言中祝愿这本书能「到达众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手中」,并表示先教宗的「为基督敞开大门和不要害怕」的呼吁,在人们心中发出回响。
藉著这个婴孩,我们众人能转向天主并称祂为「父亲」、「爸爸」。耶稣是唯一圣子;除祂以外,没有人认识天父。而祂来到世上,正是为向我们启示天父的面容。
以前我们觉得教堂是个特别神圣的地方,想进来看看,可又不敢,后来看到教会传单及堂门口的‘请进来看看’、‘欢迎参观’等字样,我们才敢进来,而且通过信仰咨询我们知道了羊肉粥的来历
我们进入玫瑰园里,能体尝修和的喜乐。一睹每朵玫瑰,我们能凝视耶稣爱火的烈焰,瞻仰耶稣洒下的鲜血……。 念玫瑰经是进入圣母的秘园,在圣母的伴同下在里面散步,宁静地,献上虔诚的祈祷。
教宗说,“我们就该这样准备生命中最后,也是最大的考验,即死亡。但在此之前还有些许一时的考验,有我们现时的十字架。我们为此恳求上主赐予知道在那里等待的恩宠,祂正是在那里施展救援”。
这是对我们的一个邀请,为的是别让我们封闭在习以为常、自我满足的平庸中,而是要让渴望重新振奋,因为寻找、向前进的渴望不会熄灭;要培植善的梦想,为寻找上主的新意,因为上主不只是重复,而是常给我们带来新意,圣神的新意
“我们不需要给家主任何东西,我们劳动的出产只是我们的。我们不必要靠任何人”。这是这些园户的话。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必须承认他们接受了多少,和如何议定的。
圣言其次向我们启示:上主的确是赐予坚忍和安慰的天主(5节),祂永远忠信於祂对我们的爱。换言之,祂坚定不移地爱我们,永不知倦地爱我们!祂坚忍不拔,始终爱我们!
他告诉我们,在教会内兴起的神恩运动,正是圣神为“福音新传”这一使命所赐予的工具之一。因此在第三个千年里,我们要致力把福音重新注入到我们的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