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Ganni神父的葬礼弥撒将在罗马的爱尔兰宗座学院举行。这是爱尔兰总统麦卡利致葬礼的信: 当上周末Ganni神父被害的噩耗传来时,我正在罗马。我是数年前在Derg港湾结识Ganni神父的。
其实当人们感觉感情好像出现问题时,好多人都在回忆过去,回忆那段浪漫的岁月,以此来作为自己对未来的希望之托,盼望着逝去的能再回来!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对比,让人们感到现在的婚姻更加地无聊乏味。
(梵蒂冈电台讯)做基督徒不是为获得一种社会地位,而是要成为服从天主的见证人,如同耶稣所做的那样;这样做的结果是遭受迫害。教宗方济各4月2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
爱心满溢的作家冰心曾说过:漫漫人生路,善良在左,悲悯在右。善是什么?伦理学上说:善就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
再对照一下我们自己,当我们看到举步维艰的残障人士、衣衫褴褛的幼稚孩童、弯腰驼背的耄耋老者在沿街乞讨时,我们的心中是否会油然而生一丝酸楚与同情?
尊敬的圣召青年及父母们:你们好!当我写这封信的时候,真的无从下笔,心中伤感甚多,我——一个极富天主宠爱的女儿,却不知珍惜,耶稣一直与我同在,不停地召唤我,而我却在回避。
正如一位妇人在生产时所经历的阵痛,她不会永远记得那苦楚,因为一个新的生命已来到世上。我们的信仰之路也是如此。每一次心灵的破碎、每一次信心的动摇、每一次因爱受苦的经历,都像是灵魂的分娩。
他说:亲爱的服刑人,今天是你们的禧年!今天在天主台前,我祈愿你们燃起望德之火。禧年因其本身的特性,具有宣告自由的意义。教宗接着说,望德是我们应该向天主祈求的恩典,它存在於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这三位新真福除了都是米兰总主教区的子女外,以一个形容词综合他们的生命特征,那就是「微笑」。莫拉佐内神父在教区奉献生活四十九年,特别贡献在听告解圣事上,用微笑温暖人封闭的内心世界。
说到近代社会中的有才之人,大科学家牛顿与大音乐家莫札特应该当之无愧,他们在科学和音乐领域中的成就足以让所有的人为之叹服。如果观察一下这两位才华横溢的伟人的一生,就会发现他们才华的源泉就是其崇高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