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泰因是在德国出生的犹太人哲学家,在阅读了圣女大德肋撒的自传后,于1921年皈依基督。后来加入科隆的加尔莫罗修会,1942年同她的姐姐罗萨一起在奥斯维兹集中营殉道。
他解释说:人如同正在穿越生命沙漠的徒步旅行者,他渴望喝到从甘泉涌出的清凉活水,这活水能使他对光明、爱、美好、和平的深切渴望得到满足。其实,我们大家都有这一渴望!
教宗方济各来到受苦人当中,目的是唤醒人的良知,战胜那使我们麻木不仁的冷漠。这位来自世界尽头的教宗在欧洲的最南端从事他的首次使徒之旅,这里是寻找希望的难民遭受痛苦与接受慷慨援助的地方。
我谨慎地向他靠近了一步,那是一张年轻的脸呵,不过二十出头,但黑灰的皮肤和红肿的疤痕让人看不清的他的面容。“怎么搞成这样?”我心里暗暗嘀咕,又微微伸长脖子,想仔细打量打量这人。
她待人和气,从不和人计较、生气,和她相处的人都和她十分相好。
走进福利院,就会看见楼梯口墙壁上被一幅巨大的耶稣善牧像所镶嵌,巧妙的是画像和万里长城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一句“信从耶稣得永生”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与思考。继续向上走,这里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依撒意亚先知书上预言说,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见天主的救援。救援是给予每个人、每个民族的,无一例外,也没有人可以说:‘我是完美的,我已得救’。不是的。
教宗说:在世界不同地区和非洲大部分地区,人的健康,尤其是基本健康被否定!这导致健康不是人人享有的权利,而是少数人的特权,那些看得起病的人的特权。
圣德肋撒修女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就是这种冷漠的审视让婚姻和家庭缺少了亲情和温暖,进入冷战,进入分崩离析的危险境地。信仰生活也是如此,很多人很聪明,他们不断观望教会,观望天主,不远不近。
在耶稣的时代,许多人不承认祂,例如:法学士、司祭长、经师、撒杜塞人、某些法利塞人。不仅如此,他们还迫害耶稣,把祂杀死。我们应该自问:我愿意认识耶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