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教友传教法令》,责令教友人人传教,而传教最好的方法之一,莫过于“为天主作见证”。什么是“为天主作见证”呢?
而没有领受圣职的,一般被称为平信徒,梵二大公会议再次强调平信徒在教会内的重要性。事实上,借着洗礼,平信徒已分享和分担了耶稣基督先知、君王和司祭的职责。
这位枢机也是1962-65年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学生。曾在华盛顿的美国天主教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若瑟•科莫恰克神父(FrJosephKomoncha)指导下主攻大公会议历史。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保禄六世和梵二大公会议的训导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慈母与导师》(MatereMagistra)通谕中,强调“人类生命是神圣的:它自始便需要造物主的行动”。
同时也恰逢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1965)闭幕60周年,该会议象征教会面对现代世界的强烈转型,而马里旦与保禄六世的思想合作,无疑对这一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宗在此强调了教会合一、主教连续不断继承的重要性。他指出身为主教的人的基本标准是作基督的见证。教宗说:谁是复活者的见证呢?是那始终跟随耶稣,同宗徒们一起被立定为祂的复活作见证的人。
圣神赋予不同的神恩,也使教会合一。祂始终是同一个神。因此,在这多样化的神恩面前,我们必须心怀喜乐,必须思量:‘多么美好的事啊!
‘合一胜过冲突’(参:《福音的喜乐》226-230),因为弟兄比我们个人的地位更有价值:基督为他倾流自己的血(参:伯前一18-19),祂没有为我的理想流血!
面对在场由许多深受仇恨折磨的家庭组成的代表团,教宗勉励斯里兰卡的两大族群「重建那已失去的合一」。他说:「唯有在十字架的光照下理解我们竟参与其中的过错,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痛悔和忏悔。
圣座代表对此表示:「圣座不断鼓励该国领袖结束僵局,为了团结合一的黎巴嫩的更大益处,而搁置狭隘的政治利益。总统空缺的状况使得黎巴嫩在面对中东的整体形势时,更加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