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集中在福音(玛窦福音22:15-21),当中提到向凯撒缴税,在耶稣被称为「真诚的」,他按真理教授天主的道路,不顾忌任何人,因为你不看人的情面。
实际上,几个世纪以来,基督徒一直使用类似「Minder」的各种手法去传扬福音,我们可以期待机器人产生同样一点点儿的结果。
那个故事是关于四旬期第四主日的福音:荡子的比喻。(路15:11-24)导师忆述当时我们修会有一间疗养院,在里面住的,大多都是八十岁以上的,生病的会士。他们一生都在非洲或拉丁美洲福传。
伯大尼安老院的画作,正正揭示了这个奥秘的意义:“只靠自己本性的力量,人类将不能到达‘父的家里’(若14:2),不能获得生命和天主的幸福。
可是教宗立刻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回忆光荣的过去,并不意味着忽略陪伴着向拉丁美洲大陆传播福音而发生的阴暗事件。
(若4:7)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在默观耶稣与去寻找耶稣的尼苛德摩的相遇以后,今天我们将反思天主似乎在我们生命的十字路口确实正在等待着的时刻。
教宗方济各于节日前夕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圣祭,在讲道中省思本庆日的福音内容(参阅路二22-32),特别聚焦于西默盎赞美天主的一句话“我亲眼看见了你的救援”(参阅二30),以此剖析献身生活的意义。
在人性方面他们是那么的不同,但他们都是耶稣亲自拣选的,他们以奉献自己的生命来回应耶稣的召叫,让基督的恩宠改变自己,这恩宠在他们身上完成大事。
耶稣传道,将福音散布,让苦厄脱困,使罪人得以忏悔,使灵魂得以安宁,这本是极大的善事,也赢得了广泛的爱戴,却引起了世俗权力的嫉恨。
甲: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咱就说段真理吧。乙:真理是什么呢?甲:真理就是追求永远的道路,就是生命的根本。乙:你举个例子说一下好吗?甲:好啊,人活着就是为了恭敬造物主救灵魂。不然的话,就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