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灵痛苦中,我每晚坚持念玫瑰经,8月14日和15日两天,心灵忽然得到安慰,颓废的情绪一扫而光。从此,我守首六更执着了,并热心念玫瑰经求圣母相帮,一轮又轮的首六一直坚持了九年。
但作者并没有被滚滚的红尘所淹没,而是在天主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出世俗的泥淖,回到了心灵之家,走上了祭坛。如果有一位剧作家高手,将绿茵神父的圣召经历写成一部电视剧,我想一定发人深省,震撼人心。
写作是一次次与上主用心的会晤,是一次次在上主面前坦诚自己的经历,更是谦卑地在圣神的带领下记录心灵感动的过程。
不念经祈祷、懒惰、心灵不洁,而且旧病重犯,再次住进精神病院。第二次出院后,修女教王春香念玫瑰经、驱魔经,身体又逐渐好转。人性的软弱靠自己很难战胜,没过几年,生命又被撒旦俘虏。
(《愿祢受赞颂》217)如果没有这种心灵和思想的内在改变,就不会有深度的外在生活方式改变,以期在做出生态选择时,更具有先知性、刻己性和默观性。
贾艳霞修女(河北邯郸教区圣神安慰会)两个月的时间悄悄地过去了,过去的每一天都已留下了美好回忆,在参与“北川中小学教师‘心灵之旅’巡回辅导培训”时,一些教师乐观、积极的心态给予了我们很大的鼓励,他们说:“
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可治愈一切的病苦。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感到它的存在。
第二、心灵的沟通中国有句谚语说:“有情喝水饱,无情吃饭饥”。这与圣经所说的“有情吃蔬菜,胜于无情吃肥牛”(箴15:17)不谋而合。心灵的沟通在于思想的交流与分享。
真的,当主拉着我的手第一次走进教堂,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像天上的父母在拥抱着我这个失去很久的孩子一样,好幸福、好温馨。眼泪从弥撒开始一直到结束。
我没有接触过心灵太极,但就其理念已经带给我“回家”的感觉。在灵修的领域里,竟然也可以用我身为中国人的思维及行为模式在中国的本土文化里与主相遇,无论在人性的哪个层面都有主的陪伴——生活的天主与我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