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真的有神存在,那么一个人生命的真正过程,也许就不只是我们在世上的那么短短几十年;也许死亡就并不是生命真正的终结,也不是对一个生命最痛苦的惩罚。
爱惜自己生命的,必要丧失生命;献出自己生命的,必会保存自己的生命于永生(参见若12,24-25)。
这是极美丽的:耶稣没有只限于观察到不行的事,正如我们常做的,而让我们封闭在哀怨和尴尬中;相反,他展开行动,去与西满会面,让他同他一起停留在那困难的时刻,决定上了他生命的船,因为他那晚回到岸边毫无所获。
(参阅:若一9)你为何不对世俗的虚荣说,你活著不是为了它们,而是为了生命的上主?让我们回过来再看前往耶稣墓穴的妇女们。
我曾经———只知道冬天过后是春天却不曾晓得走过了今生还有那永生直到有一天教堂的钟声震醒了我冬眠的心我异常惊醒地看到--祢微笑着向我轻轻走来从此———我感动了我发现生命不再属于我自己我的生命与祢紧紧联系我从此深深地懂得祢的爱已将我悄悄地融化如果没有祢的出现今生将不再有那春天
「舍掉自己生命」的一个恰当的解释,可说是「放弃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方式」。真要爱护别人,有时就必须放弃自己的心愿,使别人得益。所以,为朋友舍命,是最大的爱。
这爱不是情感上的爱,而是一切生命起源的圣父之爱,死在十字架上并复活的圣子之爱,更新人和世界的圣神之爱。教宗还说,天主圣三不是人性推理的产物,而是天主亲自启示的面容。天主特别藉纳匝肋人耶稣与人同行。
(一)基督徒婚姻的目标创世纪第一章提到生命的出现,是天主本身生命的伸延和流溢;男女的被造,更承受着天主的祝福与使命。
子女是家庭和社会的喜悦,他们不是生殖的问题,也不是使用何种方法获得生命的问题,更不是父母的占有物。不,不是的。子女是恩典,是礼物。明白吗?子女是恩典。
教宗强调,教会与家庭的关系是神圣和不可侵犯的,因为家庭自起初就蒙受天主祝福,是爱与生命的团体。当天是天使报喜瞻礼,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信友们冒雨参加了教宗的接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