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Pius六世的刺绣袖口和毛边肩衣已经过时,丝绸和金银丝也被淘汰,尤其是当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改革之后,谦逊风格成为时尚,因此保持了多年传统的白貂皮和复杂的刺绣都没有了市场。
在随后的400余年间,虽然时有漫溢的苦难、忧惧暗涌的波澜,但福音广传,罗马大公圣教会在神州大地深深扎下根来,枝叶繁茂,硕果累累于枝。
教宗将于10点45分在大公府礼节性拜会大公,随后于11点15分与首相举行会晤,11点50分在环形市政厅(CercleCité)会见当局、公民社会和外交使团,届时教宗将发表此行的首篇讲话。
(参玛廿八18-20)因此,我们的教宗本笃十六世透过去年十月颁发的宗座手谕《信德之门》,宣佈了「信德年」会于翌年举行,从今年十月十一日,即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开幕五十週年以及《天主教教理》公布二十週年纪念日开始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教友传教法令》,责令教友人人传教,而传教最好的方法之一,莫过于“为天主作见证”。什么是“为天主作见证”呢?
而没有领受圣职的,一般被称为平信徒,梵二大公会议再次强调平信徒在教会内的重要性。事实上,借着洗礼,平信徒已分享和分担了耶稣基督先知、君王和司祭的职责。
这位枢机也是1962-65年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学生。曾在华盛顿的美国天主教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若瑟•科莫恰克神父(FrJosephKomoncha)指导下主攻大公会议历史。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保禄六世和梵二大公会议的训导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慈母与导师》(MatereMagistra)通谕中,强调“人类生命是神圣的:它自始便需要造物主的行动”。
同时也恰逢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1965)闭幕60周年,该会议象征教会面对现代世界的强烈转型,而马里旦与保禄六世的思想合作,无疑对这一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宗在此强调了教会合一、主教连续不断继承的重要性。他指出身为主教的人的基本标准是作基督的见证。教宗说:谁是复活者的见证呢?是那始终跟随耶稣,同宗徒们一起被立定为祂的复活作见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