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9:1-3;5-6)这是耶稣诞生前700多年依撒意意亚先知的预言。还有米该亚先知的预言,上主这样说:厄弗辣的白冷啊!
依撒依亚先知也在他的预言中,呼吁人们醒悟准备,聆听天主的呼唤,迎接天主的来临。
(格后5:17)这就是说,天主在基督内,使世界与自己和好,不再追究他们的过犯。(格后5:19)在死亡的一瞬间,狭义的抉择已宣告结束,人生奋斗的历史已告终结。
以下就是两位目击证人所作的证言:弥格·卢华神父说:“我自1847年起,就开始参加庆礼院的活动,我记得每当有磊思善会的会员要死的时候,鲍斯高神父必预先告诉我们,可是他从不宣布他们的姓名,只是这样说:”在十五天或一个月内
十月十九日,曼谷总教区米猜•格汶春(MichaiKitbunchu)枢机及协会秘书长菲律宾哥打巴托总教区奥兰度•克韦多(OrlandoQuevedo)总主教主持欢迎仪式。
(格2:14)我们自问有渴望吗?基督的渴望还会有些什么?保禄深深地体会到:“原来十字架的道理,为丧亡的人是愚妄,为我们得救的人,却是天主的德能。”
然而,在格雷厄姆∙法梅洛[1]的眼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语诗人是保罗∙阿德里安∙莫里斯∙狄拉克[2]。
教宗一开始,便以德语问候当地的主教埃格尔以及各有关单位,感谢他们邀请教宗前来休假,并为他的来到所作的种种准备和措施。教宗感谢埃格尔主教让他回到这里怀旧,并策划将来。
(格前12;4)信德年与修生最亲爱的修生们,你们不应该忘记,是天主的召叫,让你们来到修院接受培育。你们是天主的宝贝,是教区的宠儿,更是修院的骄傲。你们也应该把修院当成家,当成你们的乐园。
(格前12:26-27)爱德不叫人寻求自己的利益。(格前13:5)就因着这种诸圣相通功的互相关怀力量,一个人在爱德中的所作的事,不论是为生者或为死者而作,即使微不足道,对众人都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