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上联想到和穷人攸关的亚西西圣方济各,接着我又想到战争,而方济各是一位和平者……当时开票程序还在进行,直到最后所有选票都开出为止。
即使是这样,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第一届梵蒂冈大公会议是在欧洲社会和教会内外交困的情形下召开,又在普法战争爆发、罗马被占的乱局中草草结束的,其对教会信仰生活及牧灵福传的分辨与指导几乎乏善可陈—&
当时日本在国际上影响力较大,发动侵华战争后更希望与教廷发展外交关系。
教宗方济各第59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2022年5月8日「我们受召去建立人类大家庭」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在这些日子里,正当战争及弱肉强食的寒风仍然吹拂着,非黑即白的现象又屡见不鲜,而我们作为教会,已开启了共议性的历程
在饱受战争蹂躏的城市和乡村,许多老人孑然一身;在荒废和死亡阴影笼罩的地区,他们是生命的仅存迹象。
在纳粹独裁统治时期和战争期间,可以说,统治权力的结构导致我们裹足不前。因此,我们想要爆发,冲出来,体验人类的种种可能性。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这渴望摆脱平庸的愿望在每一代人身上都有体现。
盟约与契约:既许必践,不可更改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常常结盟,如葵丘之盟等,这些盟,主要是同盟的意思,但也有盟约意义上的条文,可惜这些所谓的盟约不久就被一方或双方破坏,所以战争不可避免
在纳粹独裁统治时期和战争期间,可以说,统治权力的结构导致我们裹足不前。因此,我们想要爆发,冲出来,体验人类的种种可能性。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这渴望摆脱平庸的愿望在每一代人身上都有体现。
同时这一战役也证明这样一个道理:“战争的胜利,不在乎军队的多寡,而在乎由天而来的力量。”(加上3:19)“上主不赖刀枪赐人胜利,战争胜负只属于神”。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反种族歧视游行及最近的反伊战争游行,修会的修女也都有参与。她们起初是通过教书提升人们的文化水平,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修女们也逐渐涉足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