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应训示以色列会众,本月十日,他们每人照家族准备一只羔羊,一家一只。若是小家庭,吃不了一只,家长应和附近的邻居按照人数共同预备,并照每人的饭量估计当吃的羔羊。
天主藉劝勉先知宽恕不忠的妻子,说明他也这样对待不忠的以色列民。厄法指一个大容器,也是固体容量的单位,包括大麦、小麦、面粉、玉蜀黍等。巴特则是液体的容量,包括水、酒和油。
当他在大伯尔山看到耶稣显圣容的光荣景象时,以为这就是以色列人民所等待的默西亚。但是在革责玛尼山园中看到的默西亚则是受苦和软弱的。雅各伯了解到原来基督的光荣是在十字架上和分担我们的痛苦中实现的。
他说:我生后第八天受了割损,出于以色列民族,属于本雅明支派,是由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就法律说,我是法利塞人;就热忱说,我曾迫害过教会;就法律的正义说,是无瑕可指的。
这句话让我们想到以色列子民在西乃山回应盟约许诺时所使用的信德宣言:凡上主所吩咐的,我们全要作(出十九8)。加纳的仆人确实听从了耶稣的吩咐:耶稣向仆役说:你们把缸灌满水罢!他们就灌满了,直到缸口。
以色列子民同样如此,他们离开埃及,受奴役之地,花了40年穿越荒漠,最终进入天主许诺的福地。圣家也是这样,圣母玛利亚、若瑟和小耶稣为躲避黑落德王的迫害,被迫流亡埃及。
耶肋米亚先知提到辣黑耳,是为了安慰流亡中的以色列子民,先知的话充满了感情和诗意;换句话说,先知透过辣黑耳的哭泣而给予希望:上主这样说:听!
祂藉耶稣基督──祂原是万民的主──宣讲了和平的喜讯,把这道先传给以色列子民(宗十17-36)。在我真正明白了这句话中涵盖了我们认识天主真理的渐进过程。
当阿兰军长纳阿曼带着礼物到以色列希望治好他的癞病时,先知厄里叟却简单地告诉他:“你去,在约旦河里洗七次,你的肌肉就会复原,得到洁净”。起初他非常生气,也拒绝去到比他们家乡的大河小得多的小河里去洗。
但就是这个被人忽略不计的微贱之物,一旦落地生根,就能生长粗壮的枝条,高至一丈开外,“比一切灌木都大,”被以色列居民视之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