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赵庄,雄伟庄严的教堂周围红色条幅上醒目的大字热情地迎接着各方宾客。铿锵有力,悦耳动听的锣鼓之声响彻云宵,渲染了庆典气氛。(左)张会敏修女(中)任玉磊修女(右)张希文修女9点钟,开始进堂礼。
修女们身着会衣忙碌的情景使大家仿佛又看到128年前小洋货街仁慈堂仁爱会的修女们为天津的百姓问寒问暖、见疾施药、扶弱济贫的身影;看到她们走进麻风病村、走近艾滋病患者身边,照顾他们,安慰他们的情景。
在祈祷和福传的同时,修女们还关注社会、走进社会服务弱势群体,将基督的爱带给人们。1998年修会创办的德来诊所,设有眼科、中医科、内科、妇科和口腔科,最近还增添了近视弱视的防治设备。
最后,饥饿逼迫姥爷带着全家离开河南华县,来到河北崇礼县西湾子,崇礼没有亲戚朋友,当他们偶然走进当地天主教堂时,好心的主教给他们安排了住处,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姥爷也有了养家糊口的工作。
祈求圣神,开启我们的眼睛和心窍,使我们能认出复活的耶稣,并与他相遇,好使我们藉着耶稣,找到道路,走进真理,并获得永恒的生命。你认识耶稣了吗?你遇见他了吗?你跟随他吧!
“为了走进圣洁的基督化家庭,为了见证福音生活的美丽,茫茫人海中你不停地寻觅,你在哪里?”——知心的伴侣。“丹桂飘香我们共同谱写着和谐家庭的篇章,花好月圆四面八方的“鸿燕”在小店栖息,欢迎你们!”
走进二姐的庭院,想寻找有关母亲的那份记忆。母亲离去四年了,妹妹现在住在这里。推开母亲住的那间房门的那一刻,不由喊出一声“娘”。
说到动情处,孟神父提倡大家为这些老人们唱一首歌:苍桑有几多,风雨有几多,南来北往你们总是这样执着,只要主喜悦,就是霜梁黑发,脸上布满了皱纹也甜在心田……是啊,他们从苦难的岁月中走来,从满怀希望的沧桑走过,走进今天这日新月异的时代
1984年,我18岁,根本不知道修道是怎么回事,但还是听从了堂区会长和父亲的劝导,放弃唾手可得的大学生涯,考入了神学院。没想到,入学的第一天,就因私自外出被抓了个现行,还差点被勒令退学。
在我十五岁之前,是绝对没有条件走进教堂的,母亲的膝头就是我和姐姐的第一所要理教室。母亲的信仰之深使我折服,使我倾倒。为信仰遭受磨难的母亲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如洪水猛兽,铺天盖地,席卷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