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人道的尺度首先从我们与受苦者的关系来衡量。他引用他所写的使人得救的希望这道通谕的话说:一个社会如果无法接纳受苦的人,便是一个残酷和没有人性的社会。
这期间吕守德的信仰火焰依然燃烧,百忙之中从未忘记天主,每天坚持祈祷,他说:这和小时候对信仰的认识和态度有关系。
我觉得每个宗教保持自已的信仰本色是一个宗教得以长久生存的理由与魅力所在,这种本色包括教义、礼仪和传教方式等。
教宗很重视斯卡尔法里的文章,遂亲自复信做答,阐述了基督信仰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关系,以及降生成人的耶稣基督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启示和救赎角色。教宗的信刊于9月11日的《共和报》。
今天的主日为基督徒来说是天主的日子,在这一天要特别敬拜天主。敬拜天主是受造物的责任,这种七日一循环的敬拜,早已植根于信友心灵深处了。在救恩史中,犹太人的安息日就是主日的预像。
伦理道德是与善恶,对错,等等有关的,因此伦理学研究责成我们问这些问题:我们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我们与周围人们的人际关系;我们与周围其他有生命事物之间的关系;我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在介绍意大利宗座传教善会为2010年“少年儿童传教日”准备的宣传材料时,切塞纳神父表示,“少年儿童传教士们不要护照,而是睁开眼睛、张开双臂、敞开心扉,象耶稣一样去拥抱同时代的所有人。
玛利亚修女讲述说,她在14岁时蒙天主的召叫度奉献生活,她确信这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来自天主,她不能向天主说不,而且这给她带来平安。
教宗勉励说:不要害怕与任何人对话,但不要有劝人改教的意图,因为劝人改教是一个陷阱。他引用本笃十六世的话说:教会成长靠的不是劝人改教,而是她的吸引力。
人与机器的关系是一个需要深入反思的课题。穆拉托雷神父谈到人在今日社会中被非人性化的危险说:神经科学家、遗传学家和宇宙论学者们当中,有些人知道向其它价值开放,但也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自己的科学数据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