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出死入生的饶恕旅程
2015-12-29

白天他在一家废品处理厂工作,晚上去修读大学课程。他下决心不辜负玛丽的爱心,要尽力回馈有需要的人。实际上,他已经在这么做了:和玛丽一样,他走入监狱、教会和人群聚集之处唱赞美天主的诗歌,宣讲饶恕的恩典。

美国首位华人主教汪中璋
2016-09-13

最后汪神父还是去了罗马传信大学攻读教会法。当我在香港的神学院读书的时候,就像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来到罗马时,才发现了一个不同的更大的世界。汪主教说。

神父邀囚犯写信 劝同乡勿涌港贩毒
2019-04-25

城市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学术统筹宋立功认为,神父发起的写信运动值得支持,反观港府循此类软手段防止毒祸的工作做得不足,作为政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可减少罪行的办法均应考虑,包括发动教会、利用民间力量,优化工作

教宗方济各第36届世界青年日文告(2021年11月21日)
2021-11-22

在学校、大学里、工作中、网络世界及任何地方,向你的同侪们广传祂爱与救恩的讯息。天主、整个教会和教宗,都信任并派遣你们,在今日世界踏上前往「大马士革的旅途」,向旅途中相遇的其它青年人作见证!

央视调查:国内平信邮寄丢失率达33% 邮局无责
2012-04-11

在北京一所大学的收发室里每天都会收到几百封信件,而每个月无人认领的信件就高达50封左右。为此学校里每周都会有一些志愿者专门过来整理无人领取的信件,如果超过一个月无人认领就会被贴上退信通知退回原址。

“梵二”会议与中国教会:中国教会对梵二大公会议的接纳
2012-04-16

但鉴于中国现在还没有天主教大学,修院应该负担更大的使命,即为中国教会培育神学学者,目前来看这条路还很长;修院也应该为修女和教友敞开教学的大门,部分修女已经能够进入修院学习一段时间,希望教友的路不是很远。

在欲望与忏悔中的挣扎(读者来信)
2012-05-14

大学刚毕业的那年,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故,我突然无所适从。忧虑深深困扰着我,伴随着烦躁、易怒、失望,莫名其妙的孤独和空虚感,让我经常透不过气。

当前教会NGO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03-12-16

北大、清华、人大等10多所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及一些环保组织的专家前来参加。他们与宗教界人士一起关注环保这个社会问题。  

佛教“天主”与天主教“天主”的区别
2016-06-17

(作者为重庆教区神父,曾就读于澳门圣若瑟大学宗教学系,后任教于国内多所大修院,现今在罗马从事信理神学和比较宗教学研究)

一位香港修女及其修会与一个地方修会的美丽故事(上)
2018-01-11

晚年的袁引修女二、袁引修女小传香港拯望会袁引修女(1924.05.14—2017.11.17),原籍上海,毕业于上海晓明女中和震旦大学,曾任教于徐汇女中;1943年在上海入会,并于1946年在上海会院宣发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