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遂说:我要这样做:我要拆毁我的仓房,另建更大的,好在那里收藏我的一切谷类及财物。(路12:17-19)藉着独白的技巧,路加将故事的主角与读者产生关系。
我们拥有的世上财物派不上用场,只是会消失的灰烬,我们在家庭、工作、教会和世界上奉献的爱则将使我们得救,且永远存留。”此外,领受圣灰也提醒我们另一个相反的旅程,就是“从生命走向灰烬”的旅程。
教宗强调必须平均分配世界的财物,对贫穷国家的援助应该符合健康的经济逻辑准则,避免浪费。而经济活动不能只顾无情的实时盈利法则,但要顾及伦理道德的要求,否则后果就显得缺乏人性(文告10)。
教宗指出,根据福音的教导,我们不是我们所拥有的财物的主人,而是这些财物的管理人。
是的,神父本该是富有的,在物质上是富有的,他可以拥有百倍的房屋、田地,但他不能追求和在意这些物质生活的好与坏,且应常常记得,他拥有的财物不属于他,而属于他所献身的教会,除了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必要的生活条件外
他站起来对耶稣说:主,你看,我把我一半的财物施舍给穷人;我如果欺骗过谁,我就以四倍赔偿。耶稣对他说:今天救恩来到了这一家,因为他也是亚巴郎之子。
难道不许我拿我所有的财物,行我所愿意的吗?或是因为我好,你就眼红吗?(玛20:13-15)对啊!难道一个人不能拿自己的东西想给谁就给谁吗?
从第四诫开始,孝敬父母,毋杀人,毋行邪淫、毋偷盗、毋妄证、毋愿他人妻、毋贪他人财物。你知道,人是社会性的。人如果要生存,必须生活在团体里。如果没有其他人,只凭自己,人无法生存。你同意吗?我同意。
第二个问题,所有财物,身体和灵魂都奉献给圣母后,我想吃点啥,穿点啥,买点啥,喜欢啥,岂不是都要听命于圣母了?
尽管你用《路加福音》记载的那个糊涂的富人为自己的财物多的没处安放,正盘算着拆去旧仓房,又思量如何吃吃喝喝,安安逸逸过快乐的日子而意满志得的时候,天主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