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举行圣道礼仪的地点是西班牙耶稣会士圣伯多禄‧克拉韦尔(PedroClaver)神父的长眠之地。这位传教士在美洲大陆救助处境悲惨的非洲黑奴。
教宗沃伊蒂瓦还谴责欧洲殖民者的侵犯行为,因为他们掠夺原住民世代居住的土地,甚至称其为无主之地。1992年澳大利亚最高法院作出历史性判决,推翻了无主地原则。
(出3:5)只有脚踏实地,脱下双鞋,直接接触才能体会足下之地的神圣。
我们在磨难中祷告神,我们要敬畏他的名,思想他的律法,遵守他的道, 他使旷野变为河川,使干枯之地变为水泉,使不毛之地变为肥沃耕田。 天父啊,你必赐力量给你的百姓,必赐平安恩惠给你的百姓。
金家巷天主堂建于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0年),清朝禁教时期,曾作为耶稣会士避难之地。1840年,作为罗伯济署理主教府,接待了首批重返江南的耶稣会士,使金家巷成为江南传教史的重要见证。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上任典礼的弥撒讲道中也指出了司铎的使命与召叫,他说,教会和牧人必须像基督那样,将人类带出沙漠,引导他们到生命之地,引导他们走向天主。这便是司铎的召叫与使命。
教宗表示:“步武亚西西圣方济各的足迹,我再次要求所有人注视耶稣诞生之地的卑微和天主圣子降生成人奥迹的美妙的记号。”
在圣祭中,戈麦斯总主教解释说:“教宗提升一座教堂为圣殿的地位,意味着此处为圣地,在救恩的历史中,这圣神之地曾经发生过美好而重要的事件。”
自从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以来,边境附近的耶稣受洗之地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游客和朝圣者前来参观,是一个热门旅游打卡地。这里还于2015年7月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不能让这个相遇之地变成战地。我们不能放任这片『记忆的海』变成『遗忘的海』。弟兄姊妹,我恳请你们,让我们一起终止这场『文明的海难』!」(原载:梵蒂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