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我全部自由,我的记忆……”有一天,因为忘记了一些事情,所以我就特别的生气;无论我怎么努力,都回忆不起来。然后,我开始明白了:天主正在回应我的祈祷,开始带走及收纳我的记忆,至少暂时收纳了一部分吧。
我们的言语和礼仪能否在人心中激起前去与天主相遇的渴望,还是"豪无生气的话语",只谈自己且对自己说话?”
因为担心父母生气,就勉强与他结了婚。说他是个教友,其实还不如外教人呢,不会念经祈祷,饭前饭后也不画十字圣号,自己不进堂不说还反对我进堂。
所以他给了人信心、希望、勇气,还有爱;教导我们如何在痛苦中保持信心,在灰心中保持希望,在危难中保持勇气,祂也不断用爱来滋润我们饱受创痛的心灵,好叫我们的生命重新充满生气,勇敢地活下去。
对那些并不认识我的人,我感到很伤心失望(若8:41-44),但我并不是轻易生气发怒的,因我就是爱(若一4:16)。而且爱你是我的意愿(若一3:1)。
舒贵荣品貌兼备,她的丈夫却没有文化,性情急躁,但舒贵荣在丈夫醉酒生气的时候绝不发火,总是用善言相劝。她常说他是直脾气,心眼可好了!
有的则是为家庭默默无闻地奉献,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有的家庭来的时候是生气来的,却因为对方一句话的表白,和好了;有的是经历一些痛苦之后他们更相爱了;有的是过了20多年才表白:我还是离不开你!
如果一个人从不生气,如果一个人对不公正感不到愤慨,如果他在弱者受压迫时不感到内心怒火中烧,那就意味着这个人不是人,更不是一个基督徒。有一种神圣的怒火,这不是愤怒,而是一种内在的动机,一种神圣的愤慨。
很奇怪,在这声声刺耳的骂声中我一点也不生气,反而觉得他很可怜,因为他生气才会骂我,生气的滋味是相当不好受的。但同行的同事们却被王惠民的镇静惊呆了,对他说:你怎么这么能忍?你变了!
他记得他的神师曾勉励他为令他生气的人祈祷。他说,祈祷仅此而已。教宗强调团体的祈祷生活很重要。 度奉献生活的人如何分辨、警醒及个人纪律?教宗回答说,警醒是基督信徒的态度。问自己我心里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