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为了表达向无形无像的天主奉献礼品的愿望,人们把献礼带到一个神圣的地方,托付给一位司祭,让他将之焚烧。这表示:这件礼品已为神圣的火焰所穿透、所改变,已进入了神的领域。
弥撒后,大家在主教府会议室为主教祝寿并献礼。许多神父一起回忆了当初修道时刘主教出任院长时的情形,对主教在灵修及生活方面的呵护和关怀至今仍感怀于心。
这位残疾者是位要理传教员,主教为她主持奉献礼时交给她了双重任务:祈祷和福传。世界主教会议秘书长格雷奇(MarioGrech)枢机在会议开启时分享了他个人的经验。
弥撒中的奉献礼有来自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儿童献上礼物。
他们来朝拜献礼时,大概耶稣已满了1—2岁,即在大黑落德逝世(公元前四年)不久之前。至于说是三位贤士,则可能基于圣经上所提出的三样礼物而来:黄金、乳香、没药(玛2:11)。
圣堂奉献礼以及弥撒经文也指出圣堂的一些象征意义:首先“圣堂”象征“教会”。圣堂奉献日专用“颂谢词”称:我们信友是活石,建筑成天主的圣殿,因而使教会、亦即基督的奥体逐渐扩展。
献礼经主、圣父,在这团聚的时刻,我们感谢你的各种恩赐;求你接纳你子女的献礼。愿这奉献加深我们的团结,并使我们在坚定不移的信德中,以新的精神来事奉你。因主耶稣基督之名,求你俯听我们的祈祷。亚孟。
第三点:有关互行平安礼:准许新慕道者团体使用已经授予他们的特许,即准以在奉献礼之前互行平安礼,直到有新的规定为止。
此后的信友祷词,特别是奉献礼都可由这些儿童进行。好让他们把自己及各人的心愿(可事先准备些小礼物),偕同饼洒一齐呈献于天主面前。
除教区规定每人一年做10件善功外,堂区特别要求教友要宽恕伤害自己的人,作为给主的献礼。同时邀请教友将身边乞丐、流浪者、孤独者、残障人士、心灵受创伤人士信息报到堂区办公室,堂区会组织特别的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