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教会是一个爱的大家庭,基督教导我们“爱人如己”,因此,我们应积极推动地方教会的各项社会服务工作,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人士(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障人士、麻风病人、艾滋病患者等),竭尽己力向社会奉献爱心
耶稣在世传教期间,曾以神迹,对付了类似死亡文化的各种病症、残障、饥饿、奸淫、目盲及死亡。圣父若望·保禄二世称这一切为“反生命的阴谋”。
养老院有智障女孩、残疾人、无力行走的老人、长期卧床的病人……修女在给残障孩子洗脚呼市本堂杨建民神父感慨地说:谁家没有儿女?没有兄弟姊妹?
吉林德兰爱心之家、河北黎明之家……在10家残婴院,中国的修女们给一个个残障弃婴营造了温馨的家。
当狄神父来到这贫困的国家时,政府对残障人的支援一般都非常有限,以及对柬埔寨的聋人援助几乎不存在。狄神父忆述,小团体的发展始于创建自己的手语,并由芬兰的资金和专业知识所支援。
天主教的社会功德最显著的就是对残障的帮助,亦在“残而不废”的愿景中,帮助这些生来即弱者能自力更生。
他们给一位九十五岁伊斯兰教残障痲疯病人戴上一个金盏花环,在场约二千人热烈鼓掌。这位年长病人穆巴拉克.米安(MubarakMian)过去十年在中心的医院卧床。
早课后,他合算着自己离开家来南堂(新建)看大门有半月了,惦记着家中有残障的儿子和外甥,打算回家看看他们。
在没有找到天国之前,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寻找不同的“宝贝”,然而,当一个人认识到天国之后,人就会变卖自己所有的一切,为了得到天国。
另方面,儿童是已经开始的未来并在困难中生活,他们可能成为不公义、疾病和贫穷的牺牲者;也可能成为被爱、被呵护的宝贝,进而贡献人性价值与超性精神的富藏,非洲的未来全取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