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斗争和怨恨充满着大地、无生命的东西一定也受到痛苦。于是水波汹涌高涨;于是田地吝啬得像个守财奴。”
但是,屈服的一方就不免产生怨恨。当双方能认识到,双方都满意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不需要总按一方的意愿行事的时候,他们才能学会用交易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读到这句话,怨恨之气立时全消。一个主日天,马志刚去参与弥撒,期间这人一直给他打电话,马志刚一看是他,立时挂掉,专心参与弥撒,但他一次又一次地打,马志刚有点不高兴。
但作为牧者,我们还是要呼吁全体主内的弟兄姊妹,以真正的基督徒慈悲之心,放下一切对立与怨恨的情绪,去致力社会和谐,提倡宗教沟通,追求生命觉悟,促进多元共融;笃行博爱奉献,实现世界大同。
因此,保禄提醒我们说:“你们不要叫天主的圣神忧郁……一切毒辣、怨恨、忿怒、争吵、毁谤以及一切邪恶,都要从你们中除掉;彼此相待,要良善,要仁慈,互相宽恕,如同天主在基督内宽恕了你们一样”(弗4:30-32
在这些老师和教友们的讲课和分享中,在他们温文有礼充满爱心的待人处事上,我发现自己身上有好多刺、好多棱角,我非常骄傲,特别嫉妒,怨恨别人。
恭读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人书 3:12-17弟兄姊妹们:你们该如天主所拣选的,所爱的圣者,穿上怜悯的心肠、仁慈、谦卑、良善和含忍;如果有人对某人有什么怨恨的事,要彼此担待,互相宽恕;就如主怎样宽恕了你们,
"而且,他们还把自己打扮成和平的使者:"日本对中国民族并不怀任何怨恨,日本对它的邻邦,惟以友谊为准则,并没有半点侵略的野心。
事实上,充满怨恨与不和的团体,比愿意私下面谈和解的团体更容易走上末路。冲突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声音的出现。
相遇文化教育意味着和平运动的艺术教育,将人民、国家从战争、怨恨和仇恨的漩涡中“拉出来”,引导他们走上对话和研究共同利益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