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家庭使每个成员感到需要彼此忠贞、诚恳相待、相互信赖、合作及尊重;家庭鼓励人去建设一个适合人居住的世界,相信彼此能够信赖,在困境中也如此;家庭教导人言出必行,尊重每个人并彼此担待。
教宗强调,基督徒即使遭遇生活的苦难,也懂得信赖耶稣,怀着希望生活。基督徒因耶稣基督的复活而喜乐与惊叹。
对基督徒而言,祈祷只是单纯地向天主呼唤‘阿爸’、‘爸爸’,以儿童的信赖之情称祂为‘父亲’。
教宗在2007年3月4日的三钟经讲话中指出:“对一位基督信徒来说,祈祷并不是脱离现实,也不逃避对现实所负的责任,而是信赖上主忠实和永不枯竭的爱,尽责任到底。”
罪恶的根源,其实也就是最深刻意义上的罪,就是缺乏信赖,不愿把我们自己向基督的爱开放。有一天,一位妇女来见耶稣。她在哭泣,并用她的眼泪擦洗他的脚。其他人对此大为反感,但基督却理解她,赞赏她。
我们信赖上主的诺言,从这黑暗的深渊,抬头仰望,等候上主的救援。这是将临期进堂咏中的一句话。我们皆知将临期是期待耶稣诞生的时期。就如同以色列子民千年的等待,等待那来自天主的救援。
在疑问中,他们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因此他们不去接纳,不去信仰,更不用说信赖天主了,你看这不是绊脚石吗?这和犹太人当时所追求的灵迹又有什么区别呢?耶稣基督就这样成为他们的绊脚石。
然而,圣母在天,无异于世,依然怜爱我们这些尚在人世旅途、涕泣之谷的厄娃子孙,时常恩佑护翼,不离左右,只要我们信赖、呼求、投靠她,且将自己的所有全部交托于她的大能仁慈之手,即可得到求无不允,愿无不获的奇恩异典
这该当使我们怀有很大的信赖,不是吗?因为上主晓得我们心灵的边缘地带。”教宗强调,在这方面,“当时的社会与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今天也存在中心和边缘地区。
教宗说,我们也要像伯多禄那样,信赖耶稣,“建设一个更公正的社会”、“在和平与对话的道路上奋勇向前”,这是印度尼西亚早已划定的道路。关于人的挫败,教宗邀请众人在静默中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