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教宗说过,四旬封斋期是一条陪伴耶稣上耶路撒冷城的路程,这条路怎么走呢?教宗说:教会的礼仪引导我们走这条路,重温每一件带给我们救恩的事件。
一、对天主的无限仰赖和恭敬她独自一人守着离黄石市区二十多公里的韦源口教堂,每天早上四五点到教堂祈祷,星期五守大斋,时常拜苦路,正因她对天主的仰赖,多次在拜苦路的时候看见耶稣被鞭打遍体流血和戴茨冠的苦辱惨景
(路3:3)基督的救赎让我们从原罪中得以解脱。但人因原罪的牵连,神性被罪恶障蔽,还有本罪的不断滋生,所以基督的救赎工程是一个长远的工程。人类历史的进程,就是基督救赎的进程。
就像徒步到原西那天,天上下起了蒙蒙小雨,像是怕我们太热故意下的,而这些何尝不是天主的恩赐呢,几十里路程有说有笑这就走下来了,脚下的泥泞让我们体验到耶稣苦路和人生苦路,头上小雨让我们接受来自天上的润泽和祝福
郑瑞平神父在武安使三万人领洗,用的是时间;张良神父在天津复活节上百人领洗那是干出来的;张天路神父在延庆一年之内六百人领洗也是用时间铺垫出来的。
(路6:41)神学家肯比斯曾说:“我们很少用同样的天平去衡量邻居。”
(路12:5—7)。去年,因事与母亲闹起了别扭,并引起深深的不快,多日不能排解,虽明知这种状态非天主所喜欢,但难以压伏,如鲠在喉。
在祈祷时,一个名叫路丝的十岁小女孩,用非洲小孩惯有的天真祈祷着。她祈祷说:“上帝,请你寄给我们一个热水袋。如果明天寄来就没有用了,这个婴儿就会死去。所以,请你今天下午寄到。”听到他的祈祷,我十分惊讶。
基督由父遣来「向穷人宣布喜讯,医治忧伤的人」(路:四,18),「寻找并拯救迷失了的人」(路:十九,10),同样地,教会也爱抚所有受苦的人们,而且在贫穷受苦者身上,体认其创始者的贫穷受苦的真象,设法减轻他们的困难
(路廿二:26)路加福音曾多次描述门徒们讨论谁是他们之中最大的(参阅路9:46),但这次却在耶稣的最后晚餐中。那时,祂刚刚建立了圣体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