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继续默想耶稣那帮助我们重拾希望的比喻,因为它们向我们展示天主如何在历史中作为。今天我愿意重点讲述一个独特的比喻,因为它有点像所有比喻的序言——撒种的比喻(参玛13:1-17)。
(EWTN/信德王修女翻译)威奇托,堪萨斯州,6月23日(CAN)——最近我的家乡发生大量青少年自杀事件,亦如每个人,我对此事深感焦虑,为那些随风而逝的年轻人以及那些活下来找寻恩宠以期收拾残局的人黯然神伤
你认为如何在中国推动呢?请举例说明。(二)教宗的简朴生活及对人的热诚,对中国教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挑战教会领袖的生活态度?
信德网讯12月6日,济南教区临邑李仙台堂区的教友们在樊义德神父的带领下,敲锣打鼓,喜气洋洋迎来新任本堂王健神父。
在节日前摆上圣母像、若瑟像、圣婴卧睡像,还有牧童、来朝圣的三王、大小绵羊。好一个美丽的马槽最后大功告成了。为了迎接小圣婴,少年们费尽心机,起早摸黑能忙上一个星期。
每每临近四月份的第三周——圣召节,就自然地想起,我的圣召启蒙师——马静修女。记得那时候我还小,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
1958年王荩神父调至忻州负责教务,1964年“四清”运动开始,王神父返回太原,直至1980年间,忻州教会一直处于无牧状态。
我刚进修院,看见这些神学班弟兄都很神秘,其中有党明彦、王晓勋、谢晓宁及高牧一等弟兄,大约有二十多位。有一个大房间,就是我们的宿舍。我们采用高低铺,三十多位修士,就住在这里。
已卧床一年多,九十八岁的钟姆姆,看起来精神状况良好,四大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竟然都如常人。她食欲良好、思维敏锐,面色红润,多年卧床她身上也没有出现褥疮。
堪比君王的荣耀迎入、身列囚徒的十架苦路;前呼后拥的接纳、弃如鄙履的负卖;贺三纳的高呼、钉他在十字架上的呐喊;亲传弟子出卖、自己民族的遗弃、十字架上的高悬受死,让这付羸弱的身体如何承受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