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记载,门徒告诉耶稣比拉多杀害了几个无辜者时耶稣说:你们认为这些加里肋亚人比其他所有的加里肋亚人更有罪,才遭此祸害吗?不是的。我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不悔改,你们都要同样丧亡。
主教耶稣复活了,阿肋路亚。震撼人心的呼喊让大家禁不住同声高呼。3月31日复活节。上午8点,总堂大院内聚集了教外朋友和教友们,大家早早来到教堂,欢庆耶稣复活,锣鼓声声震天响,喜气洋洋扭秧歌。
回到纳匝肋后,她日夜辛劳地呵护着耶稣。在耶稣传教的日子里,她服侍在耶稣身旁。尤其是她在耶稣最后的一刻,陪伴在耶稣的十字架旁,目睹自己的亲生独子承受极刑。
30岁任职罗马总督;后弃俗隐修,将全部家产捐出,将自己的住屋改为修院,这个修院奉圣安德肋为主保。后晋升执事,奉命出使君士坦丁堡。586年,额我略被教宗召回罗马,并当选圣安德肋修院院长。
在教友们感谢天主,阿肋路亚,阿肋路亚的欢呼中,隆重的教堂奉献礼圆满结束。教友们表示,在这有着上百年信仰传承的小村庄中,将以他们的生活、行动步武圣人的芳踪,彰显天主的爱。
耶肋米亚先知引用辣黑耳的哭泣来安慰处在流亡中的以色列子民,鼓励他们怀抱希望,重归天主(耶卅一15-17)。教宗表示,先知藉着辣黑耳的悲痛和哭泣指明了一个料想不到的生命前景。
纳匝肋圣家就是一个典范,这个家庭完全乐于接受天主的旨意。在这个家庭中,耶稣、玛利亚和若瑟都以各自且“和谐一致”的方式回应了天主的旨意,他们彼此帮助来发现这个旨意。
祂选择了「黑暗地区」、人们「从未想过」的地方,也就是「外邦人的加里肋亚」、不同民族和外地人相遇的交汇点。
恭读圣路加福音1:26-33到了第六个月,天使加俾额尔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亚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城去,到一位童贞女那里,她已与达味家族中的一个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
他只是藉此预告世上的父母,因此在办完天父的事后,便随着他们回纳匝肋,属他们管辖,并在天主和人前的恩爱上,渐渐地增长。这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福音,为教友灵修有实际的帮助,可惜很少人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