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利玛窦和追随他传教士追随者们的数学和天文知识也使东西方文化和科学之间相遇硕果丰盈,这相遇经历了其最幸福的时期之一,以对话和友谊为特征。
假如有一天教会通过公证的法律形式来倡导这一行为,我会郑重地写上:无论因为何种原因,当我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的时候,假如身体上还有眼角膜之类的零部件能为活着的人继续带来幸福的话,就请大夫随意吧。
她说,为一个目标去工作就是幸福。德肋撒生前每天都要接见众多的来访者,每年大约收到5000万美元的捐款。 1979年,德肋撒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
在短暂的生命中,尽可能地享受造物主所赐,给自己尽可能多一点的快乐和幸福,这都是人之常情,原本无可非议。
比方说,天主“看顾”了他的子民,为拯救他们(出3:16);他“看顾”了哈纳,她就生了一个儿子(撒上2:21);他将“看顾”信者,为给他们带来幸福(耶29:10,对比:索2:7)。
霎那间,我们仿佛成了孤儿,回想有您相伴的每一天,我们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快慰。在您坎坷不平的人生旅途中,您用坚如磐石般的信德和执着,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愿基督引领所有善心人士在互相关怀中团结,为能一起因应笼罩着许多最穷苦家庭,由于要寻找更好的生活和他们的幸福所面临的挑战。
对上主的寻求已铭刻在人心中,因为人是由天主创造的,而天主也不断地吸引人,只有在天主内,人才能不断寻找到真理和幸福。
为了选择真正通向幸福的道路,我们必须保持内心的清醒,努力不要在路上停下来。我们记住,我们总是在相反的两个极端之间徘徊斗争:傲慢挑战谦虚;仇恨反对仁爱;悲伤阻碍着圣神的真正喜乐;心硬拒绝怜悯。
因为唯有将我们的目光投向天主,重新找到对祂、对我们自己,以及对他人的信任,我们才会“看到周遭的美好”,并“接纳现实,即使是不尽人意、几乎令人抗拒的现实,也要尝试不讨回公道,而是调整我们的心”,明了这个现实能成为“幸福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