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圣灰”的意义与“圣灰礼仪”的沿革
2012-02-20

这一天举行圣灰礼仪,就是将上一年圣枝主日所祝圣过的树枝燃烧成灰,再由主教或神父祝圣,然后用这灰在信友前额上划十字圣号,同时说:人哪!你要记住:你原来是灰土,将来仍要归于灰土。

我的姥姥
2012-02-29

她总是不忘祈祷,即使刮风下雨,也挡不住她去教堂的脚步,有一次她去晚祷的时侯被猪撞了,跌了她的额头上起了一个大包,她不但不为此抱怨天主,还风趣的说,小猪撞我,那我只有撞墙了,这叫露水点豆腐,一路降一路,

杜奥定先生东来渡海苦迹
2012-11-13

船上的人都合掌端跪,天主经感谢天主大恩。至此,平安抵达既定目的地。之后,船行进印度洋,快到若望得那模岛时,不料碰到强烈的海流,水流迅猛,如万马腾空。

来临中的天主
2013-05-28

我们主日天,或平日诵念玫瑰经等祈祷时,常《信经》,我们常用《信经》表达我们对末世的信仰:……我信他从天降来审判生死者……我信死人的复活,我信永恒的生命

身边的“活圣人”——金凤志神父
2013-07-26

在农田干活时,怀里一直揣着圣书,中间休息,便念给大家听,要么就玫瑰经,与人交谈全是热心恭敬、光荣天主的话语。1984年9月,河北神学院成立并招收第一批修生。

“阿帕雷西达圣母”对圣召和福传的启发
2013-10-28

渔夫把圣母像带回家之后,常邀请邻居在圣母面前一起祈祷、玫瑰经,获得许多恩宠;来祈祷的人也日渐增多。不久之后,阿帕雷西达圣母被称为巴西的主保,在那地方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圣母圣殿,每年10月12日敬礼她。

朝圣之旅
2006-06-01

再细看,他们都面对不同的圣亭或唱、或、或默视、或低头或双手合十,表情极为虔敬。还有很多教友在向圣亭献花,圣亭前已是鲜花围簇,空气里弥漫着清香。还有教友在奉献圣蜡,燃烧的烛火,生生不熄。

关于领圣体的礼仪
2002-07-17

首先让我们关注我国仍较为普遍使用的梵二后1969年公布,1971年台湾出版的中文版《弥撒总论》,其中对领圣体礼仪的规定:″主祭捧圣盘或圣体盒,为给信友分送圣体,将圣体向每位领受者稍稍举起:基督圣体,领受者答

中国祈祷文的起源
2003-07-04

并附有十五幅插图,它是中国基督宗教艺术的第一个典范,详述了玫瑰经的方法,也以对话的方式来表述,内容框架很简单,以“欢喜”、“痛苦”、“荣福”的传统次序介绍了15端奥迹。

福传问题的一点探讨
2003-12-08

尽管梵二以后的弥撒礼仪改革,有信友读经,有信友祷词,有教友奉献,但是教友总是被动地“照、照做”而已,不需要他们动自己的脑筋。有多少祷词是教友结合自身或堂区的实际情况编写的?表达的是教友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