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许多贫苦教友,他们节衣缩食为多做奉献,在佘山朝圣史上记述了许多表示热爱圣母的感人事例:有人把祖传的珍宝投入了圣堂献仪箱;一位勤俭老人把一生积蓄高兴地捐献出来;一位般主定期奉献他常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EWTN/信德网讯)一位7岁的意大利女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一周的星期三在圣伯多禄广场教宗例行的公开召见中,她得到一个机会,给她的朋友——教宗本笃十六世一个拥抱。
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
他们表示,要做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初生信仰还不够,必须设法进一步做一位“再生”的基督徒,为基督作生活的见证。
一位参与学习的神父告诉“信德”他的感受说:弥撒圣祭对于一位度奉献生活者来说,乃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滋养源泉。它是敬拜的最高形式,从这最高的敬拜形式中,才能获得见证及服务的力量,且结出累累的服务果实。
没有座位,他们在火车上的过道里一直站到了终点,两位老人的腿脚都又胀又痛。下车后,还要走将近二十多里的路才到落脚的地方——北京修道院。中央宗教管理委员会接受了诉状,说马上给解决。
河北邯郸教区的福传员武玛丽,就是其中的一位。
同行者李先生是位中年画家,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田家井人,自然他就作了我们这次旅行的向导。我们乘公交车从河北大名县出发,经邯郸至安阳,又转乘安阳至林州的车,终于在上午11点驶入林州境内。
至于未成年人和老人,则不守无罪,守却有功。我母亲体弱多病,已逾92岁的高龄,现在仍坚持守斋。她认为如能守斋,却借故不守不好。再谈一谈天主十诫之八,勿妄证、做老实人的问题。
一个一生中从未睡过床的老人,临死前抓着简易床架的金属边沿,快乐地微笑着说:“现在我可以像个人那样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