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借由团体的力量邀请参加活动、讲座、来家中作家庭祈祷或读经、特殊节庆邀请参加主日弥撒……,制造团体与另一伴的接触与互动的机会,换个角度处理常有意外的功效,初期接触时应不主动谈及福传相关话题,先与对方做朋友
同时,郭神父也给福传者提了个醒:每个福传者——做妻子的应是爱丈夫爱子女的好妻子,做丈夫的应是一个爱妻子愿意承担家庭重担的好丈夫,做儿女的应是一个虔敬父母的好儿女,福传者的家庭就是个爱的家庭
十年来对于司铎的身份和圣召,起初我只注重“做”什么。喜欢神父所做的业绩,受到教友们的欢迎。可是现在,我更在意我“是”什么。十年的时间让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是”个神父。
他们有幸做天主的子女,我分外高兴,感谢天主!我也祈求天主多赐恩佑给4位新教友,我和他们更要互勉互助,使他们的信、望、爱三德与日俱增。
我毅然离开凤县,到我常做首六的宝鸡市定居,以能每天参与弥撒,恭敬天主。宝鸡南关的高建立神父破例邀请我在教堂做全职义工,使我从一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教友成为服务教会的骨干教友。
二、做志愿者的阻力2011年,金若翰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于一所驾校,然而工作不甚理想,常感乏味,精神空虚。
那时他们认识很多在澳洲的华人,但他们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很简单,大都是命令式的,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可宇华觉得自己的爸爸跟他们很不同,因为爸爸给她和哥哥很多自由。
“你们每天都没有事做吧?一个人在堂里呆着,多可怜!没事多陪陪我们吧!”老人家说道:“在我们这里多住几天多好。”神父无事可做———这也许是许多教友的观点。
教友谢彦萍(左)做见证教友贾丽霞(右)做见证 开场白后,田神父和来自北京的胡神父,为在场的杨家洼的村民们作了精彩的天主教讲道,接下来分别有教友贾丽霞、谢彦萍为大家做信仰见证,衡水教区修女院的两位修生为大家讲述了天主教教理
梁会长的家有三间土木结构的瓦房,他给神父腾出了西边一间,房中间堂屋做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