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天性常常被仇恨、嫉妒以及对金钱和权利的欲望等罪恶所淹没。而《圣经》则发出了最强有力的呼声:“天主是爱,人应该上爱天主,下爱众人,爱人如己”。
我们要一起努力推广友爱的教育,不让那些有意摧毁友爱的仇恨潮流占据上风。”教宗接着提到反犹太主义的威胁,并指出“导火线必须掐断”。“然而,化解这威胁的最佳方法,是积极地携手合作、推动友爱精神”。
乙:心中没有虚荣、贪婪、仇恨、傲慢、私心、杂念,天天都是好日子。甲:心中只有天主圣爱,且按天主旨意生活,又能爱人如己,天天都是好日子。
教宗认为必须超越对人贬抑的看法,必须超越意识形态上和文化上的偏见,必须超越政治和经济利害关系,尤其应该超越那种唆使仇恨与暴力的对天主的观念,这种观念是不可接受的。
“去做一个建设更加正义和友爱的社会的主人公,面对国家履行公民义务:遵纪守法,不要卷入仇恨和暴力,在社会上和工作环境中以基督徒的诚实正直言行做榜样表率。”
而不是逃避现实或自我安慰;祈祷是希望的力量,是信赖天主的力量的最大表现,天主是爱,他决不会丢弃我们…祈祷是弱小者和神贫者的利器,这个利器足以抵制任何暴力,甚至用福音的非暴力来面对暴力,以证明天主的爱远远胜过仇恨与死亡
以上这一点特别有意思,因为现今世界无疑是沉浸在仇恨、暴力和破坏当中。众多心灵都变得躁动不定、迷茫,甚至想报复。我们需要平安和希望。我们需要好消息。简言之,我们需要天主!平安和希望从哪里开始?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美好事物且存留下来,那只是因为在许多和不同的环境中,爱胜过了仇恨,关怀胜过了冷漠,慷慨胜过了自私”。这是教宗方济各9月12日下午在新加坡国家体育场主持弥撒时,表达的思想。
人是一个整体,完整的教友人格应拥有两大特色:由个人自我的角度来说,应是圣的,超性生命要与天主的生命完全契合;从社会角度来说,人是关系性的存有,能与别人沟通交流,分享共融,建立关系。
竞技性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观赏性群众活动。人生之宝的运动显然并非在说这类的竞技性体育运动,而是说那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一般人都可以坚持做下去的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