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我们都会经历这些。如果我们不接受改变,如果我们固步自封,被习惯或思维方式束缚,就有丧亡的危险。生命在于有改变的能力去找到新爱之方式。
人生不能重新选择移民美国,享受高科技、高质量的生活可谓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当真正踏上这条路的时候,那种在异国他乡打拼创业的艰辛,语言不通带来的种种困难却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
没有人会一辈子诸事顺遂,没有人会一直春风得意,人生不如意的事更多。辛弃疾(1140-1207)在《贺新郎·用前韵再赋》中感慨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都面临着身心灵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显然,他看到了爱情与人生的关系。
2013年12月10日,是张若瑟最终改变人生的日子,这一天,他在家乡教友们的祈祷和劝说下参加了第6届微风门徒班。他说:进入教堂的第一感觉是温暖了,人也亲切和蔼,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他甘愿分担我们人类坎坷的生活,尝尽我们人生的辛酸(依52:13;53:12),好能谅解、同情和鼓励我们(希4:15;12:3),使我们痛苦的人生,苦得有意义和价值(伯前2:20)。
(1)缺乏信仰态度:有信仰的人是有力量的,对天主的信仰和对人生拥有意义的信念是息息相关的。对永生的肯定更为重要。事实上,当人不再相信死后的生命时,现世的生命也跟着失去意义。
要知道,人生的路是不断前行的,变化是必然的事。我们不能做出一个决定后,从此就不再思索或不再作任何改变了。天主的旨意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会在不同的时机发出不同的邀请。
我壮着胆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第一次重新认识人生的旅程。果然,当我走出教室,小黑狗再见到我时已不叫了。南修女为了照顾年迈的学员增设下午课。
作为一个人,我们学习圣母玛利亚,找到天主,了解自己的人生使命,跟随信仰,在祈祷中完成自己的使命,愈显主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