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生物伦理学教授进一步指出,这意味著要「重建新的人类学意识,直接深入我们对生命态度的核心」。这份文件多少渴望促使人「退后一步反省,好能萌生截然不同的感恩之心,珍视生命。
他表示,在即将来临的禧年中,鼓励朝圣者到基督徒地窟朝圣,尤其是在殉道者墓前朝圣,这是希望和生命的标记。教宗明确指出,这些场所是墓地,是长眠的地方,因此,是基督徒等待复活的见证。
生命在太阳的东升西落中延续日子在月亮的盈亏圆缺中反复要让平平无奇的岁月富有情趣必须常用知恩报爱的心态激励生活感谢天主生养照顾无微不至感谢耶稣降生救赎舍己为人感谢父母师长挚爱抚育呕心沥血感谢亲朋好友关爱助佑慷慨无私感恩之情常会使人格外珍惜所有机缘报爱之诚常会促进兄弟姊妹的深厚友谊只有常怀救主基督怜悯宽恕博爱精神平凡人生才能品尝不平凡的甜美甘饴生命乃是远超金银的无价之宝常在上主仁慈圣爱美善福宠内沐浴只有从他大能手中接受一切并竭力善用才能使默默无闻的生命点石成金相似基督昨天犹如流水一去不返明天未来不由自己掌控唯有现在能够兑现诺言实践信爱故当格外珍惜今日无形可见精神财富总是把计划希望寄托在明天多半是想浪费极其宝贵的今天如果常以最后一天的理念生活也许能从明日复明日的迷梦中觉醒若想改变别人必先改变自己若想益于他人造福社会必先克制私欲牺牲自我在与他人交流之前先和耶稣长久深谈思言行为才能更合乎福音圣训基督教导言行一致乃是无须注解的自我说明以身作则乃是久传不衰的无声广告具体善行胜过情真意切理论绝妙的演说务必把今天的生命变成荣主益人的行动
(默2:17,20)我是生命(若14:6)我们的第一生命,是基督所赐,因为万有都赖他而存在(哥1:18);我们的第二生命,还是有赖他的恩宠,因为罪恶怎样藉死亡为王,恩宠也怎样藉正义为王,使人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在开放的心怀内,容许对方自由地以他自己的方式呈露出来,邀请对方一起投向天主创造的广阔天地里,共同响应天主生命的邀请。独特与有限──创世纪第一章提到天主在创造之后,看到他所造的都认为好。
教宗方济各第62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2025年5月11日怀着希望的朝圣者:生命的礼物亲爱的弟兄姊妹们!
圣母玛利亚的生命既是人类新开始的缩影,又是人类获得圆满救恩的标本。在她身上,天主开始了新的救恩;在她身上,主耶稣完成了对整个人类的救恩。
耶稣藉着此先知性举动,表达了祂的生命和受难的意义,即为天主和弟兄服务:因为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谷十45)。
福音也提醒我们在生命的每个时刻,邀请主耶稣,圣母玛利亚和圣教会团体的临在,同时,听从主耶稣,善尽我们的责任,体验喜乐的奇迹。
基督徒的生命本身,就应该是一封活生生的书信,让未认识天主的人,从我们身上看到基督的临在。